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王小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需提高人力资本素质

2014年12月15日 15:5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那么,人力资本质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中国的投资模式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

  NBD: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为何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王小鲁:目前人力资本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根据我们较早前的测算,人力资本质量的溢出效应与科技进步贡献合计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只有0.4%,改革期间上升到1%以上,近年来已经超过1.4%的水平,并继续呈现上升态势。

  这是由于,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长放缓,廉价劳动力时代不复存在,这就需要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素质来优化经济增长效率。

  另一方面,当前很多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如果还是像过去一样单纯依靠资本投入来带动经济增长,效果会越来越差,所以必须调整中国过去落后的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所需要的主要投入是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创新。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要进行优化升级,就需要高技术人才,也就是需要较高的人力资本素质。

  NBD: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王小鲁:人力资本质量提升首先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次,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是形成创新驱动的基础条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这就需要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把过去数量型增长模式转变为人力资本质量的增长。再者,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还将有利于缩小城镇和农村之间、东中西部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NBD:数据表明,农村与城镇之间、东中西部区域之间的人力资本质量总值存在较大差异,您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王小鲁:城镇农村之间、东中西部区域之间的人力资本存量有差异,不排除很多人才特别是高学历人才,在受教育之后更多地选择留在城镇和发达城市。这是其中原因之一,最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NBD:为何教育在人力资本素质提升方面作用这么大?

  王小鲁:虽然中国现在依旧拥有大量的劳动力人口,但由于人口素质相对较低,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年,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因此,如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就会受到很大限制。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改善人力资本素质。

  NBD:加大教育投入是否是目前中国提升人力资本素质的根本途径?

  王小鲁:是的,提升人力资本质量的着眼点是加大教育投入,目前情况下,中国在教育方面需要解决公平性和有效性两方面问题。

  从公平性看,现在城市和农村、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名校和一般高校、原有的城市居民与进城农民工之间都存在较大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这应该得到有效解决。

  从有效性看,普通教育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导,职业教育则不受重视,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需要。

  NBD:除了加大教育投入,还需要哪些途径来提升人力资本素质?

  王小鲁:除了教育方面,政府还应该在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基础设施领域加大投入。虽然这些领域不像教育那样在人力资本质量提升方面可以发挥直接效果,但对于人力资本质量积累有重要作用。

  此外,研发投资也非常重要。由于管理体制存在问题,政府的研发支出效率较低;企业研发支出虽然逐渐上升,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研发支出占比较少。因此,政府应该改善政策,比如创造更好的法治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资。每经记者 韩冰 发自北京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