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汽车行业总体实现良好发展 自主品牌经历12连降

2015年01月21日 09:55 来源:中国质量报  参与互动()

  汽车产销2372.29万辆和2349.19万辆,同比增长7.26%和6.86%。新能源汽车产销7.8499万辆和7.4763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8605万辆和4.5048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894万辆和2.9715万辆。

  以上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最新发布的我国汽车去年的产销数据。自2009年起,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6年蝉联全球第一。

  行业整体运行平稳

  中汽协信息部主任陈士华介绍说,2014年12月,全国汽车产销228.87万辆和241.0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92%和15.27%,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05和12.93个百分点。

  中汽协分析认为,我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在去年呈现如下特点:汽车产销总体平稳增长;乘用车拉动汽车总体增长;商用车产销同比回落;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下降明显;汽车出口和进口一降一增;行业集中度提高;新能源汽车产销爆发式增长;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保持较快增长;摩托车产销量为2007年以来新低;摩托车出口下降。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前15名企业集团为:上汽、长安、东风、北汽、长城、一汽、华晨、奇瑞、江淮、比亚迪、吉利、力帆、重汽、江南、广汽。

  自主品牌经历12连降

  从2013年下半年以来,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同比经历了12连降。尽管去年最后3个月自主份额止跌反弹,但从全年来看,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757万辆,尽管销量取得了4.1%的同比增长,但市场份额仅为38.4%,同比下降2.1%。相比之下,德、日、美、韩、法系乘用车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0%、16%、13%、9%和4%,除日系小幅下降0.34%外,其余系别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具体到乘用车的不同细分区间,自主品牌在轿车和SUV呈现冰火两重天。2014年自主品牌轿车销量277万辆,同比下滑17.4%,SUV销量55万辆,同比上涨50.36%。这一趋势从乘用车不同区间的车型排名也可见一斑,在排名前10位的轿车品牌中,已没有自主品牌的身影,而排名前10的SUV中,自主品牌则占据三席,哈弗H6和瑞虎更双双挤进前三名。

  2015年维持稳定增长水平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代表中汽协对2015年汽车市场做了形势预测。师建华说,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还会继续处于调整结构、提升效率,逐步适应“新常态”的过程。受GDP增速缓中趋稳的影响,汽车市场随之也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阶段,在今后不出现影响较大的刺激政策前提下,我国汽车市场预计会维持平稳的增长水平。

  从乘用车市场来看,影响其形势的因素主要包括:汽车消费刚性需求依旧存在;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的修订和实施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公车改革促进个人用车的购买对汽车消费起到积极作用;黄标车淘汰政策将增大汽车需求;限购措施会对汽车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从商用车市场来看,影响其形势的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增速趋缓将导致商用车进入微增长状态;排放升级对轻型货车的影响减弱;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促进了客车的增长。

  未来进口增速将继续回落

  谈及进出口市场的未来形势时,师建华指出,受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带动,2015年新兴市场经济增速将略有回升。国际经济形势的趋好,虽然有利于国内汽车出口,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中国出口汽车在面临完全市场竞争时,需要进一步完善产品布局、提升产品质量,建立稳定的营销体系,最终打造中国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进口汽车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上提供了更多选择,预计2015年随着宏观经济增速的降低,进口汽车市场增速也将继续回落。

  新年销量预测为2513万辆

  结合以上分析,师建华代表中汽协对各细分车型市场预测如下:2015年乘用车销量在2125万辆左右,增速为8%;2015年商用车销量在388万辆左右,增速为2.4%;出口相比2014年下降5%,约为86万辆;其中乘用车出口51万辆,增速-4%;商用车35万辆,增速-5%。

  根据以上各个车型及进出口分析预测,师建华说,2015年中国汽车全年销量将为2513万辆(其中国内销量2427万辆,出口量86万辆),增速为7%。2015年全年汽车市场需求约在2583万辆。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