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央企大宗商品储备决策是商业秘密

2015年01月22日 09:0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昨天,商务部举行了今年第一次例行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公布了去年我国消费市场的一系列统计数据,其中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万亿元,同比增长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比上年同期分别放缓1.1个和0.6个百分点。据商务部监测,去年全国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长6.3%,较上年回落2.6个百分点。其中网上消费的增长势头引人瞩目,据商务部电子商务司测算,2014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约13万亿元,同比增长25%。

  去年我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

  去年我国共实现全行业对外投资1160亿美元,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大关。如果加上第三地融资再投资,2014年我国的对外投资规模应该在1400亿美元左右,约超过利用外资200亿美元。这意味着2014年我国的实际对外投资已经超过利用外资的规模,中国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不过对于外界有声音称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是“新马歇尔计划”,沈丹阳回应称,中国对外投资应该有三个“力”在共同推进:第一个是企业自身有对外投资的市场动力,第二个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都欢迎中国企业到他们那里投资的吸引力,第三才是中国政府加的一个推力,可以说是“三力并举”。因此这不能等同于单纯依靠政府强力推进的“马歇尔计划”。

  国际价格下降促进中国大宗商品进口

  沈丹阳透露,去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使得占据我国进口额大概1/4的原油、铁矿石、铜精矿、铜材、化肥、橡胶、谷物和大豆共八大类产品进口量增加。

  对于中国在大宗商品下降的时机中是否对关键资源产品加大储备的策略问题,沈丹阳表示,这八大类商品在中国有很大需求量,有些算是战略性物资。当国际市场价格下降时,无论企业还是政府都会意识到是一件好事,因此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会积极考虑来促进大宗商品进口。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发的文件中也提到了要积极扩大国内紧缺的大宗商品的进口。但他表示,中国的进口目前主要是企业自主决策,其中包括央企。企业进口多少,有什么具体决策的考虑,是不是有策略性的考虑,这其实应该属于企业的商业秘密。

  中澳自贸区不会加剧“倒奶”现象

  针对最近很多地方出现“倒奶”的情况,有专家称中澳自贸区的激励机制可能会对中国乳业产生更多影响。对此沈丹阳表示,国内乳制品的供求关系实际上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一些地方出现“卖奶难”问题并不一定都是进口的冲击。比如前五年我国乳制品进口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增幅,2013年增幅曾经高达37%,但这期间国内仍出现奶源紧张和抢奶的现象。

  而据海关统计,2014年进口乳制品在增长了17.9%,增幅比上一年是明显下降的。那为什么反而会出现卖奶难甚至杀牛倒奶的现象呢?沈丹阳分析主要是乳制品国内外价差比较大,国内企业增加使用进口乳制品的因素。同时还与国内乳制品产业整体水平比较低,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信心不足有很大关系。他认为,不必过分放大中澳自贸区对国内乳业产生的冲击,因为在谈判中已经考虑了在逐步减免关税的同时,对乳制品等产品要给予适当的保护。文/本报记者 张钦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