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网络巨头掀“红包大战” 总额或破百亿

2015年02月13日 10:15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

  中国农历新年将至,互联网与电子商务企业在网上掀起波澜壮阔的“红包大战”,在新媒体平台宣传的如潮攻势下,全民“网上抢红包”成为中国新年的“新习俗”。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腾讯旗下的微信平台,以及百度、新浪微博等预计将在春节期间投放至少价值几十亿元人民币的红包。分析人士称,互联网电商“红包大战”背后是利益纠结复杂的商业竞争,为争夺市场主导权,招揽用户,互联网企业将发送红包作为新营销手段。这有可能影响中国的节庆传统。

  路透社12日报道说,在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打响第一枪”后,其他网络企业也纷纷介入。微信、支付宝、新浪微博等大规模派发红包的活动将在除夕达到高峰,并将延续到元宵节,贯穿整个春节假期。截至目前,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对外宣称发放红包总额已超过50亿元,有分析认为,互联网电商在春节期间将至少投放80亿元的红包,甚至有可能红包总额“破百亿”。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一周后,中国的农历新年将正式到来,互联网电商推出覆盖数亿互联网用户的“红包大战”将会进一步升级。

  继创造了全民购物狂欢节的“双十一”之后,中国互联网企业又推广“网络红包”,法新社报道称,这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新的节日习俗。路透社称,“红包大战”的战场是各种形式的互联网移动社交终端,而这是各类电商全力争夺的首要领域。通过发送红包最大程度吸纳新用户的同时,也提高用户使用率与忠诚度,强化相关软件的功能与效益。分析认为,尽管“红包大战”以传统节庆文化为推广理由,但其实质却是“绝对现代派的、商业性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1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红包大战”的本质是各大互联网对客户群的吸引竞争。在互联网思维中,其最重要的运行模式就是通过平台服务模式,把两端的群体吸引进来,一端是提供产品与服务的商家,另一端则是潜藏着巨大需求的客户。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能够争取到的客户群大小,是决定该互联网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的关键,而“抢红包”活动无疑是互联网拓展其客户群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此外,一旦建立起大客户平台,还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未来也可以靠数据分析进行科学的业务管理。

  “红包大战”并非新的互联网营销方式,也不排除未来这种营销途径“国际化”的可能。孙立坚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以欧洲国家为例,由于他们的电子商务信息并非集中在几个大的第三方交易平台上,大部分线下商家都有自己的线上交易平台信息,并能够提供足够公开透明且便利的支付方式,所以没有那么多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的激烈竞争。因此,很多国外商家反而非常看好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并愿意加入进来,拓宽自身的发展市场与空间。外媒分析称,如果继续得到民众追捧,未来这种“红包大战”将常态化,而且将与更多互联网产品结合,甚至会出现类似金融创新的“新式红包”。

  但电商“红包大战”竞争白热化,也引发担忧。路透社称,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新媒体平台与移动终端的全面竞争,有进一步发展为恶性竞争的可能。在此次红包发送中,阿里巴巴与腾讯“相互封禁”对方应用软件。

  而一些分析称,商业化的“红包大战”某种程度上是对节日概念的过度消费,噱头响亮的派发红包,实际上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多少实惠,这种“名不副实”已经让消费者感到失望。有网友抱怨称,“屏幕都要戳穿了,一个都没中!”

  此外,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中国传统的春节是富有人情味的、注重感情交流的节日,而网上红包派发显然少了很多温情,有人已经开始担心这种“红包大战”会破坏节日传统。 特约记者 卢荻 记者 张怡然

【编辑:贾亦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