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从消费、改革、创新三个“新驱动”看未来经济

2015年02月27日 10:03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

  2014年按收入来源分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占比 (新华社发)

  2010-201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新华社发)

  “事非经过不知难”。刚刚过去的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疲弱的“亚健康”状态依然持续,国内经济仍处在“三期叠加”的阵痛期。在复杂的形势下,中国经济交出了一张令人赞叹的成绩单。

  【数据】201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0%。初步测算,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比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2.6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居民消费升级的多重因素推动下,服务业增长强劲。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增速比第二产业高0.8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第二产业高5.6个百分点。

  消费驱动看增长

  拇指消费旺、餐饮购物火、节日出游多……刚刚过去的羊年春节,大众消费屡创新高,居民消费结构持续改善,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占比提高。

  羊年春节消费的火热,民生的改善建立在这样的数据基础上: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跟过去的高速增长相比,尽管增速略有放缓,但既没有“掉挡失速”,又蕴含着更高的含金量。就业在经济放缓情况下不减反增,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增长1.9%。物价水平较为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低于年初预期目标。进出口平稳增长,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64334亿元,比上年增长2.3%,贸易顺差23489亿元。粮食生产喜获“十一”连增。虽然受国内资源环境以及外部压力影响,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作用渐显乏力,但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则逐渐增强。

  2014年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交通通信和医疗保健支出占比分别比上年提高0.6和0.3个百分点。旅游消费增长较快,全年国内游客人次比上年增长10.7%,国内居民出境人次增长18.7%。消费驱动型经济模式初步显现,表明我国经济增长需求结构趋于优化。

  “这些情况足以表明,我国经济总体向好、稳中有进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柔韧性得以增强。”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指出。

  【数据】自3月份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到年底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146.7万户,增长16.8%,注册资本(金)增长85.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8.1%,增速比固定资产投资快2.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改革驱动看活力

  “古今中外,在经济下行时,改革创新是治本之良药。”谢鸿光说。

  为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2014年政府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先照后证”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商事制度,启动铁路运输、邮政业、电信业“营改增”改革试点,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这些改革举措点燃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情,激发了市场活力。尤其是铁路、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的行政壁垒被打破后,民间资本大量涌入,为这些行业注入新的生机。

  市场环境的改善和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吸引了更多的外资。全年非金融领域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3778家,比上年增长4.4%,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96亿美元,增长1.7%。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多点推广,服务业市场准入进一步扩大,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60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6%。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我国企业积极“走出去”参与全球化竞争,全年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额10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1%。

  【数据】2014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2.4%,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09%;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8%,降幅比上年扩大1.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这是劳动力素质提高、科技进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创新驱动看动力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公报显示:2014年,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累计支持设立213家创业投资企业,资金总规模574亿元,投资了创业企业739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9.7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8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8%。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2.3%、10.5%,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0和2.2个百分点。

  “创新带来新的增长点,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尤其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催化融合下,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焕发出勃勃生机。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表明,我国经济正处在向中高端演化的过程,并将持续这一过程。”谢鸿光指出。

  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医疗、网络教育等蓬勃发展快速壮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宽带中国”战略实施进程加快,2014年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201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增长49.7%,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37.7个百分点,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6%。

  “这些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尽管规模数量还不足够大,但代表着新兴的增长动力,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希望。”谢鸿光强调。

  (本报记者 张翼)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