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珐琅银器制作“末代传人”谭志平收下两个徒弟

2012年01月13日 18:55 来源:云南日报 参与互动(0)

  珐琅银器制作“末代传人”谭志平

  ■ 陈洪金

  在永胜县三川小镇上流传了800年历史的古老的珐琅技艺,在历史风雨中越来越成为濒危技艺。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一个普通的谭氏家族的后人,让永胜珐琅银器制作成为神奇美丽的丽江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在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里,游人如织的石板路很容易把人们引向一个被高原温暖的阳光照耀着的四方街、新华酒吧街,让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在那里流连忘返。

  当人们把目光投向鲜花与流水簇拥着的浮华与喧闹,在丽江古城玉河桥边,一家古朴而宁静的小店,却以一种谦逊而博大的胸怀,深藏着丽江古城里暗香涌动的华贵与雅致。这家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店铺,一旦有人走进去,便会忍不住发出由衷的赞叹——在门额上写着“谭志平珐琅银艺店”的店铺里,琳琅满目地陈放着各种各样的银器:银手镯、银项链、银耳坠、银戒指、银餐具。这些银器如果仅仅只有雪白的银色,那便是寻常所见。而在这家店里,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五彩缤纷的藏青、淡紫、深红、褚黄、碧绿……众多灼目的色彩,当它们以一种被人们称为珐琅的流质,在高贵而优雅的银器上栖身,然后经历了烈焰高温的炙烤,便成为人间美器,装饰着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从容与淡雅。

  创造了这一切的,便是这家店铺的主人,年轻、朴素、儒雅的谭志平。

  一群人与一种古老技艺的联系

  词典里说:珐琅,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的像釉子的物质。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能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用来制造景泰蓝、证章、纪念章等。而在我们的生活里,珐琅最早出现在古时东罗马帝国的佛区,又称佛郎、法蓝,在中国南方俗称“烧青”,在北方俗称“烧蓝”。珐琅品则是使用金、银、铜等金属制胎,采用石英、长石、硼砂等矿物质配制成的珐琅釉料细磨成粉状颜料,在金属胎上彩绘部分精细手工绘制设计好的图画,然后入至800C°炉火高温烧结,最后出炉成为一件精美的珐琅工艺品。珐琅工艺品色彩绚丽,具有宝石般的光泽和质感,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防水防潮,坚硬结实,不老化不变质,不氧化不褪色历经千年而光泽不变。

  那么,流传于我国西南边陲丽江的珐琅工艺,怎么会把古老的东罗马帝国和景泰蓝联系起来的呢?这里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典故:800多年前,元朝铁骑沿着当时作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北方丝绸之路,一路西向横扫各国,直至欧洲。军事的占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盛行于西方世界的珐琅工艺就在这时候被元朝军队带回东方。随着元军一路南下进攻大理国和南宋王朝,珐琅工艺也同时被随军匠人带到了云南,并在当地傈僳族民间流传。许多年以后,元末明初时著名的“洪武调卫”使得数百万江南汉人移居云南屯垦守边,珐琅工艺便从傈僳族群众中间流传到了当地汉族居民身上,从此世代相传。

  在滇西北汉族重要的聚居区永胜县三川坝,边屯文化在这里生长出耀眼的奇葩。珐琅银工艺在三川坝一直在民间流传着,十年,一百年,三百年,五百年,随着各种各样的珐琅银饰、银餐具沿着古老的茶马古道远销海外,滇西北永北直隶厅(永胜县旧称)也开始声名远播,《新纂云南通志·工业考》里明确记载:“永北厅珐琅银器,自来擅长,清代以前,妇女首饰以金银珠翠四者制成,翠者翠鸟之羽毛也”,“华艳夺目,与直省所出无异。”据传,云南省主席龙云也在1930年前后,派人来永胜定做了多套珐琅银器,用白银在千两以上。珐琅银器在当时不但在省内、国内畅销,1936至1941年间,还有法国人和英国人来订购了几桌西餐用具运往国外。在永胜县三川镇,珐琅银器的制作,一直在民间手工艺人当中,以家族代代相传的方式,血脉一样延续下来。但是,这样的代代相传在历史风雨中经历了太多的洗涤与冲刷,很多家族式的传统工艺中断了,一种古老的技艺在民间大面积消失,使得珐琅制作工艺越来越成为濒危技艺,如今尚能掌握这门古老技艺的家族,可谓寥若晨星,屈指可数。其中,有一个普通的谭氏家族,让永胜珐琅银器制作的薪火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传承着,并且在不断吸收白族、藏族工艺特点的基础上,一点一滴地进行了创新。这个家族有一个简单的谱系:第一代传承人谭其会(1888年5月出生)传谭崇经(1919年11月出生),谭崇经传第三代传承人谭继成(1943年8月出生)、谭继康(1954年11月出生)。二人传授给第四代传承人谭志平(1976年2月出生)。如今的谭志平,他在永胜县,在云南省都是极少数掌握珐琅银器制作技术的手工艺人。

  坚守的青春让古老的银器熠熠生辉

  对于谭氏家族来说,一百年间,他们对珐琅银器制作技艺的传承,像守护一盏摇曳在岁月的烛火,照亮了他们对银子与珐琅的生命之约。在经历了上世纪的动乱之后,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古老的三川小镇上,能够制作珐琅银器的民间艺人已经只剩下谭志平一家了。改革开放的大潮把外面的世界与三川小镇拉得越来越近,新鲜事物的不断涌入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外出淘金。这时候,作为谭氏家族第三代珐琅银器工艺传承人的谭继成却开始面临着手上的技艺向何处传递交接的问题。茶马古道上的永胜人历来有外出挣钱四处游历的习惯,他的侄子谭志平能不能耐得住家庭作坊里的清寂,静下心来学习这种比女人绣花还要精细的手工活,成为谭氏家族珐琅银器手工制作技术的第四代传人?这实在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也许是出于好奇,也许是因为一种责任感,谭志平从14岁那年开始接触滚烫的银汁和绚丽的珐琅。夜色笼罩着寂静的三川小镇,灯光下,在爷爷谭崇径、伯父谭继成、父亲谭继康的指导下,谭志平一步步接近了这种让银子与珐琅魔法一样完美结合的神秘面纱。沿着压模、制坯、造型、焊接、掐丝、上琅、烤琅、洗亮的方向,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精细的镂空纹路秘语一样游离在他的梦想之外,流溢的银汁一次次把他的手指烧出糊焦味来。晨光淡了,暮色浓了,月亮落了,灯光熄了,最初的摸索差一点耗尽了他的信心和耐心。这时候,他也想着跟同龄人一样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属于他的一片天地,成为一个四海为家的寻梦人。这时候,如果他迈出远去的第一步,外面的世界仅仅多了一个打工者,而谭氏家族世代相传的一门手艺却要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于是,谭志平坚持下来了,他肩负着家族的希望,静下心来,凝神静气地去面对那些银汁与珐琅。

  就在这样的坚持中,一件件珐琅银器,在谭志平的手里似乎被赋予了一种神奇的魔法,被赋予了一种生命,银子的璀璨与珐琅的瑰丽以一种近似于夸张的抒情,迷住了人们的目光。珐琅彩牡丹酒具、珐琅彩手镯、珐琅彩银盘、龙凤银盘、珐琅彩牡丹银碗、珐琅彩富贵银碗、珐琅彩兰花银茶具等五十多个品种和珐琅银器从谭志平手里呈现到五湖四海的人们面前。这些高度融合了生活实用价值和艺术审美情趣的银质工艺品,重新沿着数百年前永北府的珐琅银器走过的路,沿着古老的茶马古道的方向,不断流向丽江、昆明、上海、缅甸、印度,流向欧美各国,流向了珐琅最初的故乡古罗马如今的基督教国家和阿拉伯国家。

  世界目睹的不仅仅是摄人心魄的美

  谭志平的珐琅银器工艺品仿佛一块艺术的磁石,把越来越多的人迷恋与陶醉的目光层层叠叠地吸引到滇西北永胜县三川小镇上来。谭志平和他的珐琅银器,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成为神奇美丽的丽江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2007年6月9日,被云南省文化厅评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0年被云南艺术学院聘请为珐琅银器“特聘专家”;2010年6月20日在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文化遗产日”云南省系列活动中,获展示荣誉证书;2010年11月22日,在第二届中国(福保)乡村文化艺术节暨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全国乡村歌手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示系列活动中,获展示荣誉奖;2011年4月,参加第二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暨西安文化遗产博览会展示活动,获展示荣誉证书;2011年8月,参加云南省工艺美术第五届“工美杯”中“纯银掐丝珐琅青龙牡丹火锅”精品评选为银奖。

  荣誉仅仅是对过去的肯定。谭志平在珐琅银器制作工艺的探索之路还将向着更深更远的方向走下去。当他四顾,便发现丽江古城作为举世闻名的旅游名城,虽然开着许多银器商店,但却没有珐琅银器。在丽江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在素来有着海纳百川的包容胸怀的丽江古城里,谭志平的“志平珐琅银艺店”悄然开张了。淙淙细流汇成江河,谭志平和他的银艺店,既丰富了丽江古城的民族文化内涵,也给他的珐琅银器销售带来了空前的发展平台。谭志平十余年的坚持,给珐琅银器制作这个古老的民间手工技艺注入了新的发展生命力;珐琅银器被海内外游客的追捧,同时也成就了谭志平作为一个民间手工艺人的人生价值。一个人的梦想,一种祖传的技艺,就这样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一个人的生命,是通过血缘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的。一种技艺的生命,则需要通过不断继承、推广和创新,才会迎来蓬勃生机。为此,谭志平按照祖传的方式,收了两个徒弟,师徒三人朝夕相处,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探索珐琅银器制作的奥秘。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