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纪实文学《孤独的天空》:先驱者的传奇与荣光

2012年01月17日 17:2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丁临一

  空军作家郭晓晔新近推出了长篇纪实文学《孤独的天空》(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作品的主人公冯如,对于今天的大多数读者来说也许是个较为陌生的名字,但是在一百年前,当人类摇摇晃晃地摆动稚嫩的翅膀探索着飞上天空的时候,冯如的身影就在其中。他是世界航空先驱者中当之无愧的东方第一人,是值得我们铭记和怀念的中国航空之父。郭晓晔史海钩沉,以纪实文学的样式再现了冯如的人生轨迹及成就影响,史料翔实,人物栩栩如生,读来给人启示良多。

  《孤独的天空》十分注重把握和重现主人公生活成长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趋势,从而烘托出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我们看到,冯如出生的19世纪末叶正值大清帝国的末世,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侵华以及发生在中国东北土地上的日俄战争接踵而来,腐败落后的大清帝国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勒索下千疮百孔,摇摇欲坠。12岁就跟随亲戚漂洋过海到美国旧金山讨生活的冯如,强烈地感受着“东方贱民”、“两脚牲口”的屈辱。拼命地学知识是小冯如为改变自己命运迈出的第一步。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的开阔,冯如渐渐懂得了不改变祖国的命运,华人的命运也无法彻底改变的道理。他的拼搏和努力,便顺理成章地和“工业救国”、强国强军的梦想联系在一起。继而,他敏锐地意识到飞机制造及其应用在科技发展史特别是在军事国防上的意义价值,因此全身心地投入到飞机制造和实用飞行的研究探索中,经百折而不挠,虽九死犹未悔。

  作品将冯如出身底层却逐渐走到时代潮流前列的过程完整地表现出来,将一个胸怀报国热忱的中华才俊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拂去了历史烟云的遮蔽,也填补了我国纪实文学中描写近代科技人才的空白。除了人物刻画的生动,《孤独的天空》的成功还在于语言的讲究,作家的笔触既深入到时代风云,又注重对人物精神的揭示,还注重行文语言的诗意内涵,十分难得。

  《孤独的天空》最令我们震撼和感动的,是冯如身处人生发展的关键路口时的几次选择。当冯如凭借着聪颖悟性和勤奋刻苦,已经在机械制造和有线电、无线电制造应用方面卓有成就,成为闻名遐迩的华人发明家、工程师的时候,他毅然放弃了个人发达的机会,全然不顾个人家庭生活陷入艰难困窘以及自己的生命安危,转向了刚刚起步、艰难重重的飞机制造及飞行应用研究领域;当他战胜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终于成功制造出飞机并创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快的飞行速度和最长的飞行时间,受到美国资本家的高薪聘用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报效国家;当清朝政府要员慕名而来,许以高官厚禄希望他为清政府效力时,他却牢牢地记住了孙中山先生的嘱托教诲,毅然决然地投向了革命党人的阵营。最后,在辛亥革命成功推翻帝制、民国诞生的历史大背景下,担任广东革命军飞机长的冯如为了身体力行孙中山先生组建北伐飞机侦察队、实现南北早日统一的希冀,在飞行试演中不幸失事。冯如以自己短短30年的生命历程,给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生生不息的中华儿女留下了关于人生价值、关于社会责任、关于理想信念的启迪与思考。

  哲人有云:读一本好书,犹如与一个高尚的人交朋友。郭晓晔的《孤独的天空》,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传递着崇高的民族精神,充溢着积极的人生理念,十分值得向广大的当代读者、特别是当代的青年朋友们介绍推荐。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