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2012至少三个“龙节” 江南分龙日气氛尤为浓重

2012年01月18日 15:35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编者按

  龙,一种从未存在过的动物,却是中华民族最钟爱的动物形象之一。今天起,本报推出“话龙点今”专栏,与您聊聊龙文化、龙民俗、龙考古,也说说这些“龙”和今天的缘分。

  金龙贺喜出东海,玉兔辞岁回月宫。再过五天,壬辰龙年的钟声就将敲响。虽然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虚构的动物,但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对龙年又有着特别的情感。民俗专家、上海文庙顾问顾延培告诉记者,对我们这些龙的传人来说,今年至少有三个“龙节”值得纪念。

  龙是中华民族进入农业社会后创造出的一种虚拟动物,属于水物,它的产生与农业对水的需求有关。龙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五,与十二地支配属“辰”。一天十二时辰中的“辰时”,即指上午7时至9时,相传这是“群龙行雨”之时,因此又能被称作“龙时”。还有一个有趣的龙年观察法是,公元年号除以12后余数是8的年份,都是龙年。

  “中国是龙的故乡,在成语中也有许多寓意龙年大吉的好口彩,比如: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顾延培说,龙年里至少有三个节日是既与龙有着密切关联、又具有特别的节庆意义。第一个是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日”,又称春龙节、青龙节等,这个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民族地区;第二个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在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以纪念屈原的爱国情怀;第三个是农历五月二十的“分龙日”,各地民间聚“水龙”作消防演习,又称“水龙会”。顾延培解释说,特别是每年的“分龙日”,江南地区的节日气氛尤为浓重,民间有分龙次日下雨预兆秋粮丰收之说,正如民谚所说:“二十分龙廿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上海民谚又称:“二十分龙廿一雨,水车搁勒弄堂里。”早年间,上海老城厢都会在“分龙日”里举办各种带有消防演习性质的射水比赛,所射的水着有颜色,五彩缤纷,蔚为大观。

  本报记者  王蔚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