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周恩来秘密收购海外文物 制止发掘帝王陵风潮(3)

2012年02月07日 09:5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浙江省委迅速把此事上报国务院,并要求双方在接到国务院的答复之前,都必须保持克制,停止一切过激的行动。为取得杭州市民的支持,浙大学子向市民散发了保护灵隐寺历史文物古迹的《告全市人民书》,引起很大震动。杭州街头贴满了大字报,群众纷纷起来谴责红卫兵,表示坚决支持浙大革命师生保护灵隐寺的行动。

  8月27日,周恩来作出批示,要求浙江省委领导同志对红卫兵做好说服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灵隐寺。当听到周恩来希望保留灵隐寺的指示时,浙大学子欢呼起来。迫于来自各方的压力,中学生红卫兵撤出了灵隐寺。在“破四旧”运动中,全国古刹旧庙被砸被毁的不计其数,能够部分保存下来已算是侥幸。像灵隐寺这样毫发未损、完整地保护下来的,更是凤毛麟角。

  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统称“三孔”。孔庙大成殿前十二根双龙戏珠深雕镂空柱是中国最好的龙柱,其工艺水平超过了北京故宫。“文革”爆发后,北师大红卫兵头头谭厚兰在康生的授意下,带领200余人去孔庙造反,召开了捣毁孔庙的万人大会。从1966年11月9日至12月7日,他们共毁坏文物6000余件,焚毁古书2700余册、各种字画900余轴,砸毁历代石碑1000余通,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文物70余件、珍版书籍1000余册,近两人高的孔子墓碑被红卫兵砸成了七八块碎石,给孔庙造成了极为惨重的损失。周恩来知道这些情况后痛心疾首,立即下达了保护文物名胜的命令。大成殿前的十二根龙柱才得以保存。孔府、孔林基本上没有受到冲击,曲阜文物避免了更大的劫难。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孔府、孔庙、孔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966年10月,在江青的煽动下,红卫兵从北京、兰州、酒泉、敦煌,气势汹汹地杀向莫高窟。敦煌文物研究所人员遭到揪斗,研究所的工作陷入了困境。然而,更严重的是,一场灭顶之灾正在危及敦煌莫高窟。1967年夏,敦煌县武装部、公安局和敦煌文物研究所同时接到兰州大学敦煌籍学生发来的电报:兰州大学的部分红卫兵已准备起身前往敦煌,和在敦煌的红卫兵会合,计划捣毁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请设法阻止。敦煌县委、县政府和敦煌文物研究所感到事态严重,情况危急,马上向甘肃省委、省政府和文化部图博文物事业管理局作了汇报。敦煌的紧急汇报很快上报到了国务院。周恩来果断地对身边工作人员说:“立即让文物局和甘肃省采取措施,保护敦煌莫高窟,不能让这座人类文化宝库受到损坏。”他还签发了国务院“关于敦煌莫高窟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文革期间一律停止对外开放,任何人不得冲击破坏,确有问题的待后期清理”的文件。

  关注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物保护

  在“文革”期间,我国的考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河北满城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墓葬,出土了罕见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等文物。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佚失了2000多年的《孙膑兵法》以及其他先秦诸子的著作残简。湖南长沙马王堆汉长沙丞相、轪侯利苍夫妇和儿子的墓葬,出土了保存完好的女尸。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侧出土了大批极为珍贵的兵马俑。这些重大的考古发掘中,有些得到了周恩来的直接指示。

  周恩来在日夜操劳国家大事的同时,在1972年对长沙马王堆三座汉墓的发掘作了五次指示。由于当时是“文革”期间,一些机构尚不健全,对一号墓出土的女尸如何处理,意见不一。有人说尸体不是文物,不必保存,竟将女尸在没有经过处理的情况下放在长沙的公园里展出。2000多年前的女尸保存完好成为当时长沙的一件奇闻。参观者人山人海,一时间公园内挤得水泄不通,挤伤踩伤了不少人。

  时任文化部图博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的王冶秋知道这个情况后非常气愤,立即到长沙制止了女尸展览,并将情况报告给了周恩来。

  1972年6月17日,周恩来指示说:“湖南军区挖出不报告省委,更未报告中央、国务院。后来又人山人海,还有刮妖风的,出土尸身和衣著(着)、帛文非变质不可。请告卜占亚、李振军同志立即采取办法转移到冰室,消毒、防腐,加以化工处理,仍留湖南省博物馆。这是可以向群众说得通的,非当机立断不可。务请打电话去,速办勿延。”

  遵照周恩来的指示,王冶秋等人将女尸小心翼翼地送到湖南省博物馆,对女尸进行了消毒、防腐处理。从发掘领导小组的组成到技术力量的安排,周恩来都作了十分周到的布置。有些细节,甚至比专业人员还考虑得周密。在解剖女尸过程中,王冶秋多次直接向国务院请示汇报,得到了周恩来的亲切关怀。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很大成绩,是与周恩来的具体指示密不可分的。

  亲自修改介绍故宫的小册子

  周恩来对于文物的宣传工作也十分重视。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时候,规模宏大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周恩来多次前往察看。“文革”爆发后,周恩来批准了《文物》、《考古》、《考古学报》的复刊,并批准了重建文物出版社,甚至对文物书刊印刷设备的更新也作了具体指示。

  周恩来要求,文物部门在向观众宣传文物时要处处为观众着想。观众是不是看得懂,听得明白,解说是不是回答了观众可能产生的疑难问题。1971年7月,周恩来在审阅新华社报道考古新发现的新闻稿时,因为新闻稿关于金缕玉衣图片的说明很笼统,没有交代清楚出土时的情况,就在上面作了批示:“此注(按:指金缕玉衣照片的说明文字)未回答:两件葬服是否还裹在男女骷髅上,还是遗落散开,后经我们加工的。”1973年4月,新华社准备播发关于马王堆汉墓女尸被解剖的新闻稿。周恩来审阅了新闻稿后,特别指示:“关于名词要改为通俗的话语,让读者能看懂。”

  1971年7月,故宫博物院即将重新开放,需要出一本介绍故宫的小册子。周恩来请郭沫若组织班子编写《故宫简介》。1971年6月27日,郭沫若和王冶秋主持召开编写《故宫简介》的会议,出席会议的学者有夏鼐、白寿彝、刘大年、林甘泉、徐大龄等13人。郭沫若说:“故宫准备重新开放。周总理批示,要我和王冶秋同志商量一下,邀请各位把故宫博物院为重新开放编写的《简介》和所附材料看一看,有意见提出来写在上面,也可以补充修改,一个半钟头,十一点交卷。”郭沫若当时很风趣地说:“这是‘殿试’。”当天下午,王冶秋把13份改稿整理完毕,送郭沫若、周恩来审阅。周恩来逐字逐句审阅修改、定稿。

  从1971年6月26日至6月30日,周恩来先后对修改《故宫简介》作了三次批示,其间还在凌晨召开一次会议。又经郭沫若主持两次修改,待江青等人圈阅后才算最后定案。1971年7月5日,《故宫简介》在故宫重新开放时与观众见面了。故宫博物院重新开放后,参观者非常踊跃,每日游客达4万人次。这本思想性强、通俗易懂的小册子,不仅成为各地博物馆重新开放时编写文字说明的范本,而且极其畅销,日销量达7500册。

  1972年,批判极左思潮的斗争使各项工作出现转机。周恩来抓住这一契机,大刀阔斧地恢复文博系统的工作。在他的直接关心和领导下,故宫举办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出土文物大型展览”。随着中美关系大门的打开,为了让更多的西方国家进一步了解中国,周恩来又提出组织出土文物到国外展览的意见。他审阅了第一批赴英、法展品的目录。出展文物中包括许多新出土的稀世珍品,如河北满城汉代中山靖王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甘肃武威铜奔马,长沙马王堆帛画,西安何家村唐代金银器等。这次展览办得非常成功,在国外引起强烈反响,不仅使国外许多人士折服于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而且对拓展我国的外交活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被赞誉为周恩来的“文物外交”。■ 何立波  (《党史博览》)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