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海发布文件扶持实体书店 业内和读者拍手称好

2012年02月29日 15:37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虽然在网络书店买书方便、便宜,但还是有人喜欢逛实体书店 本报记者周馨摄

  本报记者 乐梦融

  上海市政府发布规范性文件扶持实体书店的消息一经传出,让学术界、出版界和读者感到鼓舞和欣慰。昨天记者分别采访了各方代表,他们为扶持政策出台叫好,原因和政府的初衷一样——上海不仅需要有发达的商业、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也要有高品质城市文化象征的“地标书店”和丰富多彩的专业、特色书店。

  民营书店总经理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大好事

  在读者群有良好口碑的上海民营书店“季风书园”近年来命运多舛,分店店铺先后在人民广场、徐家汇等地夭折。位于轨交一号线陕西南路站的总店,前途也总是让爱书人忧心,其不堪地租和运营成本重负的传闻屡见报端,这次也有望成为实体书店扶持办法的资助对象。书店总经理严搏非在第一时间为扶持办法“鼓掌”,他肯定地告诉记者:“毫无疑问,上海政府为读书人做了一件大好事!”

  民营实体书店受惠,严搏非本应和同城书店老板们庆贺,但发觉周围能通个电话的上海书店老板已经不多了。“这几年,民营书店关的比开的多。我想,扶持办法将为上海的实体书店保留住根脉。这件事情刚刚起步,相信政府不是简单地给钱‘输血’,我更关注一整套的配套措施,里面含有政府对出版业的设计和规划。”

  在他看来,一家实体书店的开关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关注?那是因为读者始终需要有实体书店存在,希望家的周边有、单位附近有、城市中心有。实体书店本身没有那么了不起,但是,实体书店传承着几百年来读者的阅读习惯,它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分量是不可替代的。严搏非说:“上海想要打造什么样的城市文化氛围和阅读生态环境?我想政府给出了他们的响亮回答。”

  多年来,“复星书刊”通过便利店和轨交书报亭系统,销售了国内近600种畅销报刊品种上千万册,获知出台实体书店的扶持办法,他们很受鼓舞。“复星书刊”发行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秦立德称赞,如果得到相关扶持,要更好地给读者带来更多的优惠,做好“文化便民”工作:“如果得到政策的扶持,我们希望去外地扩大规模、去拓展市场,将我们的经营模式扩张到全国去,将上海的优秀出版物推向全国。”

  上海书城副总经理

  淮海店今年8月将高调亮相

  一则“上海书城淮海店关闭”的消息,在两周前引发各界关注,也成为催生“实体书店扶持政策”的又一导火索。而今,“扶持办法”浮出水面,“上海书城淮海店重开”的消息也正于昨日发布,恰似实体书店蓬勃振兴的第一道曙光,成就申城文化出版的美事。

  据悉,全新打造的上海书城淮海店将于今年8月书展期间高调亮相。新址目前已选定在淮海中路627-635号的雪豹商城三楼,届时近1400平方米的图书主营面积将成为百年淮海路上的人文景观。

  上海书城副总经理江利告诉记者,自从原来的淮海店关闭起,新址的选择和洽谈工作就开始进行了,值此“实体书店扶持政策”出台之际,正逢洽谈圆满完成,能将这一好消息告诉市民,亦算锦上添花。“政府出手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的方式资助实体书店,对我们这些实体书店经营者来说,最大的意义是表达了一种肯定,肯定了实体书店在传播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强大功能。目前,上海书城涉及到多个扶持领域,我们也将会为此专门研究讨论如何申报、申报何种项目等课题。当然,从根子上来说,我们实体书店本身应当积极自救,着力于研究读者心态和市场变化,使得实体书店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促成出版界业态的良性升级。”上海博库书城则在昨晚就组建了申报小组,研究这项政府文件,积极申报。

  复旦大学教授

  校园书店受扶持是师生福音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傅杰在第一时间将这则好消息传达给师生。近几年来,光是复旦附近学术书店的命运就一直牵动着师生的心,如在复旦附近经营多年的心平书店、万象书房和庆云书店陆续关门,就一度成为校园内的大话题。

  傅杰告诉记者,从大学师生这个角度来讲,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有很大的不同,校园附近的实体书店给予了师生们很多营养,是网络书店不能取代的,它们就是校园以外的课堂。“很多复旦的教授都喜爱去校园附近的实体书店闲逛,甚至在书店里指点学生、给学生开学术书目,逛书店的习惯也传给了学生。”傅杰告诉记者,像复旦附近的鹿鸣书店吸引着哈佛大学的鲍比德、台湾大学的叶国良等一流国际学者到访,校园附近书店的老板们,眼光都很精准。

  复旦新闻学院教授张涛甫等知名学者也在媒体上多次撰文呼吁,救救实体书店。如今,大学师生们的诉求也得到了响应。

  市政协委员

  各方合力促成沪上文化美事

  今年上海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曹可凡再次呼吁“拯救实体书店”:“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血脉,网上购书固然快捷、便宜,但一座城市的文化发展绝对离不开实体书店。”他列举了台北诚品书店、巴黎莎士比亚书店等事例,建议多管齐下解决民营实体书店的生存困局。

  而今,“实体书店扶持政策”的正式出台,曹可凡欣慰不已,这一政策的最大优势在于扶持的常态化、机制化和透明度高:“实体书店的扶持在此既有了申报前的准入机制,也有了扶持后的考核标准。”

  曹可凡建议,光靠地方政府单方面努力还不够,还需要场地提供方、书店自身等形成合力。他说:“一方面,热心文化事业的房地产商、物业运营商完全有能力也有责任,在住宅、办公社区内增设书店、阅览室等场所,并以更趋合理的租金价格与书店签订长期租约合同;另一方面,民营书店自身也应不断修炼‘内功’,探索多元化经营路径,真正提高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的生存本领。”

  新闻出版总署

  为各地提供新思路和好样本

  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司司长王岩镔表示,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综合配套的政策举措,拿出1500万元专项资金,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和引导目录。这些政策举措具有很强的行政创新度和相当的政策含金量,既注重回应当前热点,又强化对整个业态的科学引导和重点布局,提出鼓励各种资本和社会力量进入书业,将扶持发展实体书店与推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着力营造书业良性健康发展的文化生态和阅读环境。

  他认为,上海的做法,不是简单地对包括民营书店在内的实体书店采取输血、补血的模式,而是运用引导目录和考核奖励等多种手段,鼓励发展专业、特色书店,支持引导实体书店创新求变,在探索建立造血机制下功夫。这是继创立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这一面向市民的全国性大型书展之后,上海在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推出的又一个重大创新举措和惠民工程,为全国各地扶持发展实体书店的探索实践提供了新思路和好样本。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