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岭南写真:“铙钹花”舞者的忧虑

2012年03月03日 14: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梅州3月3日电 题:“铙钹花”舞者的忧虑

    作者 杨草原 邓广敬 蔡欣欣

    作为“香花佛事”表演项目之一的铙钹花,是侨乡梅州及周边客家地区特有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是客家民众在进行传统人生礼仪“香花佛事”时僧人穿插进行的一种相似杂技的技艺表演。铙钹花流入梅州可考历史已有400多年,于2009年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日记者专程走访“铙钹花”传承人释宝华。

    释宝华的家位于梅州市百岁山下的碧峰寺,全寺占地近两亩,山间房屋错落,红墙灰瓦,主殿突起,金碧辉煌。寺庵佛声阵阵,梵音声声,一片祥和之态。释宝华告诉记者,寺庵虽小,但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席狮舞”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铙钹花”原生态保护基地,同时还是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主要成果展示道场之一。

    谈到铙钹花,释宝华滔滔不绝。他说,表演铙钹花的道具是铜制大钹,重约1公斤,直径约有40厘米。表演时,通常由一个僧人持两至三个铜钹上场表演,四五个僧人在旁边打鼓伴奏。表演者利用手中的铜钹左右开弓、上下翻飞,达到动与静的完美结合,变幻多端的表演技艺既奇异又惊险,极具观赏价值。舞蹈动作共108个,主要有单转钹、双转钹、高空抛钹等数十种高难度技巧动作。表演时间共约40分钟。

    据悉,相传铙钹花始于唐朝,流行于福建省连城县,初称“连钹花”,后传到福建莆田,更名为“铙钹花”。宋朝末年后传入梅县一带与当地文化生态相结合,从而伴生出的“香花佛事”的表现形式之一,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

    释宝华告诉记者,别看铙钹花表演起来灵活自如,凡是上台的表演者都要经过长时间严格的训练,不但基本功要扎实,还要有相当的胆识。他的徒弟释常宽,从开始学到现在“玩转”铙钹花已经有十八九年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难至晓,从晓至巧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释宝华说。

    为了使铙钹花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和发展,释宝华做了很多努力。他说,2008年他远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参加世界民间艺术展演,向在场的人介绍了铙钹花,让外国人了解中国“香花佛事”文化博大精深。平时他也和徒弟一起对铙钹花动作在保留原有的技巧上进行加工和创新,使得铙钹花表演起来更具观赏性。

    谈到铙钹花的传承前景,释宝华道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说,过去梅县、兴宁、五华、蕉岭等地都有僧人表演铙钹花,但现在除了梅县、兴宁,其他地方基本都没有僧人学习铙钹花了。“我们这一代还有徒弟可以传承,但铙钹花的发展和传承还要靠年轻一代,现在学铙钹花的人越来越少,连做铜钹的商家都少了,原来几十块钱就能买到的铜钹现在近200元都难买了,我担心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失传”,释常宽忧虑地说。

    令释宝华担忧的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费用问题。他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完全是“自给自足”,忙时一个月能赶七八场“香花佛事”的表演,闲时只有一两场,所得收入仅仅能维持僧人的日常开销,无力再发展和推广“铙钹花”这项非遗项目。“由于发展的困难,寺里现在只有7个僧人,最多时有11个僧人”,释宝华说。(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