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广东兴隆进士村将修缮 清代徐廷芳家曾出三进士

2012年03月06日 10:39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兴隆古村“进士”纪念碑。

兴隆古村的各色石窗。

村口一对清朝康熙与乾隆年间的“进士”旗杆至今保存完好。

  记者昨日从河源市和平县政府获悉,该县计划今年筹资100多万元对近期获得“省级古村落”称号的下车镇兴隆村的古建筑进行全面修缮。据了解,在我省近期公布的第三批省级古村落中,和平县下车镇兴隆村是该市18个“广东省古村落”中,唯一拥有“一门三进士”殊荣的省级古村落。

  文、图/记者 曾焕阳 通讯员 吴建章、袁道文

  最让兴隆村民倍感自豪的是,该村清代徐廷芳家接连出了“一门三进士”,这在当时饮誉全县,堪称客家人耕读立家之楷模。“祖进士,孙进士,一门三进士;叔明经,侄明经,三代九明经”,和平乡民如今传颂的歌谣,说的就是和平下车镇徐家的徐廷芳、徐延泰、徐旭曾祖孙3人。据历史资料记载,清乾隆七年(1742年),兴隆村民徐廷芳考中进士,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其孙徐延泰再中进士,到了嘉庆四年(1799年),其曾孙徐旭曾又中了进士,而徐旭曾所著的《丰湖杂记》,是最早论述客家渊源的文章,这部客家研究的开山之作,被后人赞誉为客家人的宣言书。

  大型建筑今年筹资重修

  自明代以来,徐氏族人在兴隆村先后兴建了许多大型建筑,其中保存完整的有敬公祠、德公祠、仁仕公祠、乌鸦落洋、中心围、芋宁围、书廊下、塅心新屋、家燕大夫第和安定居。这些古建筑大部分以方围屋和龙衣屋为主,土木砖瓦结构,三进两横或三进四横布局,屋内梁架雕刻精美,檐柱都有楹联、题额,到处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众多古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

  让人称奇的是,兴隆村内存有多座的古石桥非常坚固,在短短6公里长的兴隆河上,就有7座石砌桥梁,如安定桥、埔子上石桥、埔子下石桥、美云桥、癸酉桥、矮桥、双江烟雨桥,可谓堪称一个村级石桥“博物馆”。

  记者昨日在该村“中心围”屋看到,记载着徐氏“一门三进士”荣光的“进士牌坊”,附建在中心围的大门上,以供族人观瞻。这座“进士牌坊”虽历经260多年的岁月洗礼,但迄今仍旧巍峨。

  为保护好兴隆古村落的大型建筑,当地政府计划今年内将筹资修缮兴隆村古建筑,并将这个省级古村落打造成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

  古村威水

  兴隆村历代都崇文重教,以读书为立家之本,在历朝科举考试中,在《和平县志》中有据可查的文人名人,该村就有进士4名、举人5名、贡生24名、秀才93名,兴隆村是古时文人名人在和平县人数最多的一个村。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