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教授忧虑大众阅读碎片化 杂乱无序不利于积累

2012年03月13日 14:49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见习记者 许光耀

  在前不久举行的《大三国》新书发布会上,该书作者、上海大学历史学教授赵剑敏提出,现在不少年轻人掌握的历史知识过于零碎:“许多人对历史的了解,并非来自史书。他们从电视剧、网络小说、微博等看到一些有关历史的零碎片段,然后整合起来,形成一段历史知识。”赵剑敏的一番话反映的是时下都市人的阅读现状:大众阅读已呈现越来越碎片化的趋势。

  都市人阅读过于零散

  碎片化阅读,是指读者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从事金融行业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每天的阅读量不少,最起码也有五六万字。可是这五六万字都是分散在图书、网络和报刊里,零零碎碎不成系统:每天起床后,习惯边吃早餐边读手机报,在拥挤的地铁里浏览手机新闻。刚在办公桌前坐下,就打开电脑,挂上QQ、MSN和微博开始跟朋友交流最新信息,或是登录各大网站、论坛看新闻,参与热点话题讨论。网络流行的悬疑、穿越小说,是他的最爱,电子书和微博成了休息时的消遣。睡觉前,他还会抽空刷刷微博,翻几页电子书。事实上,如今许多人都和小张一样,每天进行着碎片化的阅读。

  信息整合可方便读者

  赵剑敏教授表示,大众阅读碎片化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没有时间坐下来静静读完一本名著,大家只能抽零碎时间进行阅读,这导致阅读变得零碎”。其实,大众阅读碎片化的萌芽早已有之。早先的《读者文摘》《报刊文摘》等文摘类报刊兴起就预示了社会阅读碎片化的到来。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不得不把阅读时间打碎,而网络为读者提供了碎片化阅读的平台,碎片化阅读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有专家指出,碎片化阅读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是因为它为读者和媒体带来便利。对媒体等信息传播者而言,碎片化阅读利于传播信息。媒体可以打破信息的原有结构,化成一个个知识点以方便读者;同时也可以对各类信息进行组合,给不同需求者提供不同的阅读快餐。不可否认,碎片化阅读比传统阅读更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更能满足当代人的阅读需求。

  碎片阅读有利有弊

  “碎片化阅读有利于知识普及。 ”赵剑敏认为,“媒体把各类知识的精髓、要点挑出来,直接呈现给读者,省去读者自己寻找的时间,不仅读者感到方便,也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这些“碎片”包罗万象,从天文地理到娱乐八卦,甚至许多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在“碎片”中呈现出来。丰富多样的内容能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浏览大量信息。我们看半小时的微博,可能会了解数十种不同知识,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 “层出不穷的信息和随时随地皆可阅读的特性,是碎片化阅读的优点。 ”

  但同时,碎片化阅读也使读者在阅读时太过随意,而渐渐忽视了阅读的连贯性和严谨性。在零敲碎打的阅读过程中,读者往往缺乏思考,有的信息过目即忘,不利于知识积累、传承。有学者提出,因为信息来得更容易,所以读者不会珍惜。过去,为了获得知识,需要翻阅大量资料,而这些翻阅和查找的过程正是拓展知识面、加深印象、传承知识的过程。但如今,这样的过程已经难以实现。传统书刊本身具有一定逻辑性,而碎片化阅读是杂乱无序的,读者需要加以整合,把信息提升为知识。否则,虽然阅读几万字,但获取的可能仅仅是信息,而很难说是有营养的知识。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