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邓小平为什么“怕”回家?一怕扰民二怕越权

2012年03月20日 14:28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凌河

  说起“胆子”,小平同志的胆子是最大的。中野千里跃进大别山,一着险棋,改写了整个中国的战局,连“蒋委员长”也不得不惊呼“胆大包天”;淮海之役战略决战,60万解放军吃掉80万重装的国军,没有“天大的胆子”,是围不了碾庄抓不了黄维杀不了黄伯韬的。直到改革开放,20年前的南巡也好,浦东的开发开放也是,“大胆试大胆闯”,“胆子更大一点”,更成为小平同志的口头禅。“不怕”,是小平同志的突出风格,“不怕困难,不怕得罪人,不怕失败,不怕冒险”,再加上文革浩劫中的“不怕唱反调”,我们的小平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

  然而小平同志,似乎又是最胆小的,一个“怕”字,竟然数次出现在小平同志的嘴里。就拿“回家看看”这件人之常情的“小事”来说,小平同志16岁少小离家,直到他去世,77年没有回到过老家广安。建国以后,小平同志九至川蜀,却从未踏上广安的土地,三中全会后,广安县委两次邀请小平同志回家,都被他拒绝。直到1988年6月,自贡灯会在北海公园举行,四川记者再问观灯的小平同志,“这么多年过去了,您就没想过回家看一眼?”没料到小平同志摇了摇头,更没想到小平同志以他著名的简洁,只说了两个字——“我怕”……

  小平同志邪不怕鬼不怕,还怕回家?他“怕”的究竟是什么?据邓榕说:我们姊妹几个都很想回家看看,跟他说了好几次,可他就是不让。他自己不回去也罢了,也不让我们回去。父亲告诉我们,我们一回去,就会兴师动众,骚扰地方。又据邓林说,父亲一向严于律己,“回去了,这个请你办事,那个请你帮忙。不答应吧,情面难却,答应吧,违反纪律。”

  原来如此,小平同志的“怕”,一怕“扰民”,怕给家乡的干部群众添麻烦,尤其是怕兴师动众那一套;二怕“越权”,小平同志权那么大,但从来不为家乡“办事”。广安那么穷,小平同志从未开口给广安拨过一分钱,只是严肃地交代广安县委,现在这点口粮太少了,群众会吃不饱,一定要把粮食搞上去……

  以大胆铁腕著称于世的小平同志,面对人民,面对权力,胆子居然这么“小”,这么“怕”,这自然有着个人的品德、操守和风格的修为,但更是来自于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于民主的制度,对于一部共产党人的政治学的恪守——在那篇《共产党要接受监督》的著名演讲中,小平同志讲的恰恰不是胆子要大,而是“胆子太大了不好”,恰恰不是“不怕”,而是三个“怕”字。“怕”什么呢?共产党人要“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从而要“谨慎一点”,决不可胆大妄为。如果说,小平同志对于“回家”的“怕”,是一段悠扬的佳话,那么他关于共产党人要“三怕”的警句,则更是振聋发聩的告诫了——我们今天有些“共产党人”,缺少的不正是这三“怕”吗?

  现在我们说,共产党员要“夹着尾巴做官”,当然不是说要谨小慎微,而是说,要有所“敬畏”。那么小平同志“敬畏”什么呢?他的“敬”,在于“爱”——“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热爱我的祖国和人民”。而他的“畏”,则更为深沉——“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这句话印在《邓小平文选》第134页上,题目叫做《怕就怕鸦雀无声》,我们千万不要忘记。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