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成都打造首家“真人图书馆” 免费借阅他人人生

2012年03月22日 11:31 来源:四川新闻网-天府早报 参与互动(0)

位于红星路35号创意产业园区内的真人图书馆,只有人,没有书。

  2011年11月,打造真人图书馆的计划开始酝酿。

  2012年3月17日,成都首家“真人图书馆”正式开放,6本真人书被阅读。

  近日,天府早报记者对话负责人汪玮,在她看来,真人图书馆通过借阅 “他人人生”,在获得一定知识的同时,也消除对某一类人的歧视、偏见。

  未来发展

  移动“图书馆”一场2万

  真人图书馆的灵感来自北欧,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已先后建起了真人图书馆,汪玮说创建这个图书馆,开支不算多,两期做下来,大概投入了几千元,“以后每期的预算也会控制在1万元以内。”汪玮说,做这个图书馆并没有过多考虑市场化的结果,而是希望把它发展成为红星路35号母品牌下面的子品牌。

  对于成都来说,真人图书馆还是一个新奇的事物,让汪玮担心的是这种模式很容易被复制,“这也是我们之前讨论到底做不做这个图书馆的症结所在,但后来一想,做吧,大家各做各的,风格不同。”为此,公司也给图书馆制定了两条路——一条是纯公益性质的,如同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样,真人书是不需要付费的,读者也是免费阅读;而另一条路,图书馆也不会排斥与商业的合作,“除了一些企业的赞助,如果有合适的商业邀约,也不会拒绝。”汪玮和她的团队有一个计划,她希望某一天,“真人图书馆”能搬到户外,成为某些大型活动的一部分,“邀请我们到现场,做一个移动的‘图书馆’。”当然,邀请方是要付费的,问及价格,汪玮直言:“应该要2万一场。”到底有没有市场呢?汪玮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什么是“真人书”?

  真人书上传个人信息和简历后,就算是“图书入库”了,但何时能被阅读,还得根据每期活动的主题而定。

  仅200多平方米的面积,却能容纳上百人同时阅读。近日,天府早报记者实地探访真人图书馆,由于不是活动日,展厅另作他用,工作人员忙着筹备即将于下月2日开幕的一场画展。但记者还是遇见了一本真人书——灵猫。21岁的灵猫目前在一家幼儿园实习,她是一本关于早教和育婴的“工具书”,“她是真人图书馆现有的240多本书里,年纪最小的一位。”一旁的汪玮说。

  这里的书,各个年龄层的都有,尤以30岁至40岁之间的为多。“收书的途径是多渠道的,从去年底开始,真人图书馆就在网络上发出了征书令。”有着“香港文化教父”之称的艺术家荣念曾是图书馆第一本“名人书”。“同时,我们也运用了一些自己身边的资源,比如朋友间的相互推荐。”汪玮说,真人书上传个人信息和简历后,就算是“图书入库”了,但何时能被阅读,还得根据每期活动的主题而定。

  本月17日,图书馆举行读书会,首批被阅的6本真人书涉及了时尚、对外汉语等多个领域,一本“心理学”硬是把一位现场读者讲哭了,“这把我们吓了一跳,当时,她正在咨询成长经历中的一些困惑。”

  如何成为“真人书”?

  一本真人书每天只被读1次,每次1小时,但即便这样,也可能与读者产生争执,这个时候,需要真人书有足够的耐心。

  真人书图书馆也有数据库处理系统。240本被收录的书被精细地分成了很多类,诸如工具书、旅游书、职场书、烹饪书等等;书中的内容包括教你如何做手工、如何玩降落伞、摩托艇……如同有声读物,但更妙的是,真人书还会结合实物现场做示范。

  成为一本真人书,条件只有一个:有耐心。“我们之前计划一本书一下午被读3次,每次半小时,一本书有烦躁的时候,同样的话重复三遍,足以让人崩溃,所以考虑到这个原因,我们做了调整,现在要求一本书每天只被读1次,每次1小时,但即便这样,也可能会与读者产生分歧甚至争执,这个时候,需要真人书有足够的耐心。”

  这样的读书会不是天天有。按照图书馆之前的设想,全年只做8场活动,但试读会和第一场的活动效果不错,汪玮决定将活动增至12场。但两场活动之后,问题出现了,“一些真人书不知道讲什么,一些读者不知道要问什么,所以我们现在采取预约制,预约的读者必须是带着问题来的。”之前有这样的情况:真人书被读者的提问难住了,而预约制也可以有效规避这样的尴尬。

  怎样读“真人书”?

  最多的时候,一本真人书有20多人同时阅读,这就如同一个小型的演讲会。

  有趣的是,读者和真人书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汪玮说,活动前,工作人员会将展厅进行“改造”,用盒子做隔断,划分出不同的阅读区域。“每场活动分做上下半场,每个半场有3本书同时被阅读。提前预约的前10位读者是有座位的,另外加入的读者只能旁观了,活动开始15分钟后,读者不能进场,这都是图书馆的阅读规定。”原计划,一本真人书只能同时被5个人阅读,但现在最多的时候有20多人,这就如同一个小型的演讲会。

  每本真人书都配备一名志愿者服务,“给真人书递一杯水,人多的时候帮着维持现场秩序,叮嘱读者遵循阅读流程。”汪玮透露,他们的第一批客户群是接触网络较多的人,“40岁以下是我们主要的读者,工作在5年以内的年轻人以及在校的大学生也是比较多的。”

  新闻背景

  灵感来自北欧

  真人图书馆的灵感来自北欧,1993年,在丹麦生活的混血青年艾柏格,目睹朋友在一次种族纠纷中被刺成重伤,于是邀集5位同在哥本哈根的朋友成立 “停止暴力”组织,短短几年,光丹麦就超3万人署名加入。2000年,丹麦罗斯克尔德音乐节邀请该组织共同筹办活动,主题是“互相理解”,为宣扬这一主题,“停止暴力”在音乐节向观众借出了75本真人书,包括脱衣舞女郎、警察、女权主义者等,他们试图与观众对话,消除偏见。此一模式随后逐渐流传到美国、泰国、日本……

  畅销书

  心理辅导书

  余宓宓

  以研究人类心灵的秘密为业,尤善释梦、催眠。各种特聘心理专家头衔多达13种,专业水准不容置疑。精通个人情绪管理,情感问题及家庭关系的咨询与辅导,以女性特有的温情柔软带领求助者体会心灵深处的爱,释放被压抑的自由和幸福。

  奢侈品书

  Vincent

  24岁时,他是某大型商场的楼层主管。25岁时,他管理着一家跨国连锁企业的终端门店。26岁时,他是某奢侈品手机的品牌主管。他追求完美的天性与奢侈品的极致要求有一种完美的融合。

  地产分析活动创意书

  包子

  她是情景剧编剧;她是报社记者;她是新媒体的运营总监。总监需要组织策划团队;需要构建公司文化体系;需要维持部门正常运作……但是总监并不总是严肃正经的。

  记者段祯肖姗姗 图片由真人图书馆提供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