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古建专家复原成都明皇城 一座模型材料费不到10元

2012年04月06日 14:01 来源:四川日报 参与互动(0)

  记者 吴晓铃 文/图

  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望江楼雄伟壮观,已经拆除40多年的明皇城气势巍峨……这些镌刻着老成都记忆的建筑,日前,已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古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季国忠用仿真模型完美重现。

  季国忠复原老成都已筹备了8年。他打算在今年内,把原来位于成都中轴线上的明皇城全部原貌复制成模型,将来放在新建的成都市博物馆展出。这位61岁的古建专家想法很简单:“让未来的成都人能够看到老成都的古韵悠长。”

  测绘望江楼

  古建艺术亟须抢救

  在季国忠的办公室里,高约78厘米的望江楼模型栩栩如生,4层楼阁,精致到每一层的窗户都可以推开。这是季国忠9年前按望江楼1:50的比例制作的模型。正是那次对望江楼的测绘,季国忠才开始了“复制”老成都的艰辛旅途。

  季国忠一直从事古建筑的维建工作。早年在青城山天师洞、二王庙伏龙观以及灵岩山文管所工作,积累了丰厚的古建修复经验。1987年,他还专程前往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进修,专攻古建筑力学的计算与设计。

  2003年夏天,从事古建研究的季国忠和两名同事专门前往望江公园,希望能拿到这座清代建筑的结构数据。然而,公园管理方却告之望江楼的建筑结构实在太复杂,请了好几批测绘人员,都没能测出这栋古建筑的详尽数据,让季国忠顿生遗憾。

  在他看来,望江楼39米高,木柱之间不打一颗铁钉,却至今巍巍屹立锦江河畔。数百年风雨的侵蚀仍能风貌如初,只因为中国传统木质结构建筑在力学上经过精确计算。采集和保存望江楼的结构数据,对当代修建古建筑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不久,季国忠带着助手登上了望江楼。20天时间,他拿着测量工具走遍了望江楼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层有多大,用了几根柱子,甚至屋顶有多少檩和椽,他了然于胸。两个月后,他根据掌握的上千个测绘数据,以1:50比例做出了望江楼的结构模型。“如果按这个模型原样放大50倍,就可以再造一栋原形原貌的望江楼。”季国忠颇有些自豪。

  去年,广元一家建筑公司看中了模型打算购买,遭到季国忠婉拒,“你给50万元我也不卖。它不仅仅是望江楼的一个模型,更浓缩了中国古建筑精妙的建筑艺术。”

  季国忠说,现在的很多仿古建筑,其实完全舍弃了古建筑传统的木质结构的建筑艺术,比如,成都武侯祠附近的一处仿古凉亭,因为结构处理出了问题,结果建成后几天,亭子的木挑便受压变形,不得不用铁丝固定。“而这尊仿古建筑的模型,可以展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最灿烂的文化。”

  复原明皇城

  重建老成都记忆

  望江楼的成功浓缩,让季国忠对复原老成都产生了强烈兴趣。“稍微上了年纪的成都人都知道,当年明成祖朱棣为他的11弟朱椿在成都修的蜀王府,那才是成都的标志性建筑。”

  2004年,季国忠开始了老成都建筑的资料收集。档案馆、图书馆是他最爱的地方,成都各类报纸的副刊,也是他采集信息的阵地。季国忠随意从书柜里拿出一份报纸,“老成都”冯水木6年前发表的一篇回忆红照壁的文章,被他勾划了不少地方。原来,文章里有关于红照壁的详细数据。后来,季国忠再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几经对比,复制出了红照壁的原貌。

  但是,明代皇城全貌的资料,没有任何书籍有专门的详细记载,只能大海捞针。季国忠说,他跑省档案馆的次数多了,档案馆负责人也认得出他来。有一次,对方拉住他说:“以后我们免费让你查阅资料,但是你完成了明皇城的数据采集后,能不能给我们一份?”季国忠欣然答应。

  在办公室的墙上,季国忠绘制了一个详细的明代皇城图:从城南的红照壁开始,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忠孝贤良坊、主城楼、承运门、明远楼、圆殿、存心殿等建筑。根据资料,现在的成都后子门到省科技馆后门一片,就是当年蜀王的后宫。

  2004年,季国忠率先在省建设厅查到了明远楼的数据资料。他很快在2005年花了两个月时间,制作出明远楼的仿真模型。当年,他把望江楼、红照壁以及明远楼等模型放在人民公园的花展上展出,吸引了不少老成都。上世纪50年代曾在明远楼工作的一位老太太尤其激动,她打开模型的一扇窗户告诉季国忠自己在哪间办公室工作过,对季国忠逼真的复制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季国忠发现,四川大学在1916年曾经从成都的南校场迁入市中心的皇城。当年成都明皇城的主城楼上,曾经高悬“国立四川大学”的牌匾。因此,他在制作主城楼的模型时,把这块牌匾也加了进去。结果好几位毕业于四川大学的学生见到模型都感叹:“原来四川大学曾经这么威武过。”

  季国忠说,明皇城在清代以后,曾被改为贡院,明远楼后面的两侧,修了不少考棚。民国以后,这些古老的建筑就被渐渐拆除。上世纪60年代,明远楼被拆,成都从此再无明皇城。

  模型很环保

  废纸变成艺术品

  让人惊讶的是,季国忠完成的一个个堪称艺术精品的模型,竟然全部由废纸做成。他指着“望江楼”介绍:“支撑用的廊柱、屋顶的琉璃瓦是由纸棍做的。厚重的基座,是纸板。墙壁是A4白纸。就连飞檐之下悬挂的风铃,也是先捣烂纸浆,然后放在模型里铸成。”季国忠说,“望江楼”惟一使用到的化学材料,是糊纸棍时用的胶水,以及让纸硬化的环保胶。如果论材料费,一座“望江楼”做下来还不到10元钱。

  其实,季国忠刚开始也并没有想到用纸来做模型。在几年前复制明皇城主城楼时,他理所当然地使用了木板搭建城楼。“可是木材相对较贵,而且要求设计者能够熟练使用木工。在制作一些精细的结构时,连我这个老木匠都觉得切割木板相当费力。”

  怎样才能很简单地操作?有一次,季国忠卷着报纸的边角思考模型的搭建,无意中手中的报纸卷成纸棍。“这个纸棍能不能替代木柱?”他灵光一闪,立马翻出旧报纸按尺寸搓成纸棍,糊上胶水,然后再刷上环保胶使其硬化,他发现双手使劲也很难将其折断。这个发现让季国忠兴奋了好几天。

  很快,他用废纸相继做出了明远楼、皇城、良孝忠牌坊等模型。在巍峨的皇城主楼上,还盖了数重大殿。即使如此,模型仍然非常稳固,没有丝毫变形。

  季国忠对自己的这一发明非常自豪。这几年,他应邀到四川理工学院、成都美术学院教授《古典园林设计》课程,就把这个方法公之于众。这下,学生们制作模型的成本骤减,“以前做一个模型要400元,现在只需要5元就能搞定。”

  今年初,同济大学城市建设规划设计院副教授苗阳向他发出邀请,请他去学校客座讲授古典园林建筑结构的课程,季国忠欣然答应。他打算做完明皇城的模型,就前往同济大学授课。他认为,现在熟练地掌握着中国传统建筑修建技术的是散落民间的老匠人,从事建筑艺术的学生,反而对传统的建筑艺术越来越陌生,“我希望通过仿真模型,向他们直观地灌输中国建筑艺术的魅力。”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