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作家王小波去世15年:戏谑美学 一代绝唱

2012年04月12日 08:22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生前鲜为人知 死后声名远播

  这可能比遗忘更让人无奈:每年的四月,王小波的爱好者们,都会在内心深处聚集在一起,悼念这位当代中国的天才作家,“王小波,就像一个接头暗号”——然而,十五年过去了,沉重、迟疑、缓慢的学术界,一直没有找到恰当的方式,在中国文学史的序列中理解王小波。这是一位迟迟无法“入史”的作家,除了笔者正在筹备中的《王小波传》之外,似乎也没有传记来历史化地记住王小波;各个版本的当代文学史著作,奢侈地将篇幅浪费在潮流化写作的二三流作家身上,对于王小波,或是只言片语,或是一片沉默。

  王小波去世后的际遇,再次重演了世界文学史上多次出现的现象:“一代著名作家,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声名远播。”自1997年4月11日去世后,他的作品包括残稿全部出版,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王小波热”的文化现象。一个严肃作家在死后的时间里,如此地被人们阅读、关注、讨论,在当下中国十分罕见。自1997年以来,已经有花城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重庆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十月文艺出版社、中国档案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王小波著作。在纯文学作品销量萎靡不振的当下,王小波作品的受欢迎程度,构成了意味深长的参照。

  超越“阴阳两界” 主动自我放逐

  对于王小波庞大的读者群体而言,王小波特立独行的姿态,汪洋澎湃的想象,深深契合着一代青年的精神隐秘。纵观十五年来的王小波接受史,整体上还是从思想流派的脉络出发;在文学研究界,除了赵毅衡、戴锦华等寥寥几位学者的精深阐释,更多的人尚没有找到有效地“接纳”王小波的方式。毕竟,王小波作品明显不同于我们熟知的现代文学传统。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孙郁教授所说的,与新时期文学传统相比,王小波的作品是一个异类。

  试比较“五四”以来的主流文学传统。许子东曾经将“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梳理为四条线索,认为感时忧国、启蒙救亡是主线。构建这条文学传统的一系列文本里,往往有“进步/反动”这种“阴阳两界”的二元对立,尽管谁是“正面人物”在不同时期完全不同,这个框架本身却没有根本的变化。

  与之对比,王小波的小说叙事不是“光明”对“黑暗”的压倒。他的写作技巧共通的特征在于,它们是从铁板一块的整体性中的逃逸,而不是打破铁屋子的呐喊。主人公王二们的话语,不是为了对抗军代表们而建构出来的,故事的叙述并不是以王二们的凯旋告终。在王小波笔下,王二们面对旧世界自我放逐,同时却又并不幻想在“美丽新世界”得救。

  以鲁迅先生为例。在《呐喊·自序》里,鲁迅把所在的黑暗世界比喻为一个“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但是鲁迅引钱玄同的话说,“你不能说决没有希望”。于是在《狂人日记》里,鲁迅借狂人之口呐喊道:“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在王小波这里,未来的“铁屋子”并没有被“破毁”,他有一个富于洞见的类似比喻——“黑铁公寓”。从“铁屋子”到“黑铁公寓”,两位优秀作家不约而同地构造出关于历史的“囚笼”意象。然而,在王小波的作品里,看不到面对“铁屋子”激越的“呐喊”,抑或理想幻灭后痛苦的“彷徨”,王小波的人物完全放弃了“毁坏这铁屋的希望”,代之以一种奇妙的匪夷所思的“颠覆”。戴锦华曾精彩地分析王小波笔下的权力关系:“有悖于‘常识’与想象,在王小波笔下,这始终不是审问与抗拒,而是指认有罪与供认不讳间的‘和谐’场景……‘罪犯’的‘热情洋溢’的供认不讳,事实上已取消了审讯的意义。”面对受虐狂式的对象,貌似严肃的“规训与惩罚”无可奈何地滑入到尴尬的悖论之中,力度被消解,意义被颠覆,戏谑瓦解了冷酷。

  戏谑美学 黑色幽默

  这种“故事新编”,在囚笼般的历史内部——这是王小波作品中的核心意象——的戏仿、消解与颠覆,是一种和“呐喊”相比更为契合历史境况的美学。不限于文学,近一二十年来有重大影响力的某些其他作品,这个美学逻辑一以贯之。笔者姑且将这种新文艺思潮概括为“戏谑美学”。当下流行文化中“戏谑”如此流行,表征出青年一代“脱历史”的处境。“小时代”已然降临,或者是矫情的抒情,在历史空洞化的“幻城”中,无限膨胀自我的重要;或者是黑色的幽默,为自己建构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安妥自己不灭的理想。

  恐怕也只有双重否定的、脱历史的“反讽”,在美学形式上能够支撑起王小波的历史观,以轻盈对应沉重。他所反对的,不仅仅是传统的“王权专制”,也是现代意义上的“技术专制”。故而说,他所追求的“自由”既是历史性的,又是超越历史的。对于我们身处的时代,王小波的出现对当代文学是巨大的幸运,他留给我们一座文学的米诺斯迷宫,阿里阿德涅线团去向不明,等待着后来者的勘测。

  黄平,青年评论家,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

  相关链接

  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生于北京,祖籍四川省渠县。青年时代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商品学专业,1984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就读于东亚研究中心,1986年获硕士学位。1988年回国,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社会学所和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系。1992年辞去教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顺义寓所逝世。

  代表作中篇小说《黄金时代》、《似水流年》、《未来世界》、《白银时代》,长篇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红拂夜奔》、《万寿寺》、《寻找无双》等(后集成“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短篇小说集《唐人故事》,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电影剧本和舞台剧本《东宫·西宫》,社会学著作《他们的世界》(与李银河合著)等。小说《黄金时代》和《未来世界》分别获台湾第13届和16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作家逝世后,“王小波热”经久不衰,持续至今,他的黑色幽默的文学风格和爱智恶愚的价值信念,对当代读者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还在继续。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