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邻家老大爷”阎崇年:讲大故宫不能不讲沈阳故宫

2012年04月23日 17:10 来源:辽宁日报 参与互动(0)

  讲大故宫不能不讲沈阳故宫

  因在央视《百家讲坛》讲“大故宫”,年近八旬的著名学者阎崇年再次成为热点人物,在沈阳市第四届全民读书月开幕之际,他来到沈阳与读者谈阅读。 4月21日晚,本报记者来到阎崇年下榻的宾馆独家采访了他。眼前的阎崇年邻家老大爷般和蔼可亲,一下拉近了记者与他的距离。

  讲大故宫多次来沈考察

  话题从新书《大故宫》说起,为了讲好大故宫,阎崇年多次来沈阳实地考察。他说,讲大故宫不能不讲沈阳故宫,因为北京的故宫是由沈阳故宫发展过来的,有传承关系。比如沈阳故宫有清宁宫,北京故宫有个坤宁宫。严格说,清朝北京坤宁宫改造就是以沈阳清宁宫为蓝图的,所以,要了解北京故宫,必须了解沈阳故宫,否则北京故宫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阎崇年说:“沈阳人应该以努尔哈赤为傲。今天沈阳故宫当选世界文化遗产,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功劳。 ”

  为了全面讲述“大故宫”,研究了一辈子明清史的阎崇年,5年里尽可能谢绝各种邀约,“宅”在书斋里,重新当起学生。

  阎崇年说,讲“大故宫”自己压力很大,毕竟已经是一个年近80的老人了,要将那么多年代、人名、罕见字脱口而出,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在央视《百家讲坛》播出“大故宫”的同时,长江文艺出版社帮阎崇年把讲稿整理成同名书籍 《大故宫》出版。每期节目播出时,阎崇年都要对着书上的内容把片子再看一遍,生怕出错。

  讲大故宫最难讲的是什么?阎崇年说:“最难讲就是把故宫的建筑、历史、人物、文物有机地融到一起,因为它们本来是有机的,经过几百年物和建筑的分离、物和人的分离再将其结合起来就难了。比如翠玉白菜,它当时摆在哪个宫里,这个翠玉白菜有什么故事,你光讲翠玉白菜不就是个玉吗,我就要慢慢查书,翠玉白菜当时在哪个宫,是哪个妃子的,它的来源如何,原状是什么样子,现状是什么样子,我大体上能明白了,我这么讲翠玉白菜就有生命力,有文化有灵魂,所以我主张讲故宫不光讲建筑,不光讲具体文物,要讲故宫的历史文化灵魂,让故宫活起来,我尽量这么做。 ”

  查到资料后乐得坐错车

  采访中,阎崇年透露,一次查到一个资料发现了历史真相,高兴得坐错了三次车。他说:“清朝初期,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时,一个外国使臣到那里把对他的观察用外语做了详细记录,第一手资料非常珍贵,我找了很长时间也找不到,跟别人借也借不到,最后自己找到了。找到那天,坐公共汽车回家,一下就坐错了,回来又坐,坐了三次,图书馆18时下班,我三个多小时后才到家,就是兴奋啊。后来,我把这份材料复印装订几份,给几个要好的朋友,这叫资源共享。 ”

  对历史的研究是责任还是兴趣?阎崇年说,过去是兴趣,现在更多的是责任。

  上中学时,历史课让他对历史产生兴趣,后来研究历史是专业。他说:“比如有人问我问题 ,我不会,我不懂的,就查书,到图书馆查,在北京查,全国各地到处查,然后把问题解决了,这是一种责任,在查的过程中也不断有兴趣,就跟淘金一样,不断有黄金淘出来。 ”

  阎崇年四次登上百家讲坛,在电视中观众看到是一个学者的风采,生活中的他是什么状态?阎崇年说:“我这个人生活特别简单,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把电脑打开,开始工作,到7点,家里人把早点准备好了,吃早点,然后接着工作到11点半左右。报纸来了,翻翻报,喝点水,吃午饭,然后眯一觉,多长时间没准,醒来以后接着工作。 ”

  对历史要有敬畏感

  有人认为,现代人对历史没有敬畏感,他是怎么看的?阎崇年认为,对待历史的态度应该是“敬畏历史”。

  最近有部电视剧《甄嬛传》正在热播,阎崇年说:“我不看电视剧,这20年间,清宫戏铺天盖地,家喻户晓,人人都在看,观众难免有些疑惑,哪些是真的,哪些是戏说,都希望专家能分辨一下。所以,我力求正说。比如康熙微服私访,我就要说,历史上没有这个事儿。 ” □本报记者/杨 竞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