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传统节日界限被模糊 专家吁动态传承传统文化

2012年06月21日 13: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杭州6月21日电(记者 汪恩民 实习生 刘诗旖)“每次过节我都是和朋友去外面吃一顿大餐,端午节也不例外。”21日,家住浙江杭州的陈远告诉记者,过什么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节。

  6月23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挂钟馗像、喝雄黄酒、佩戴香包等都是端午节流传多年的习俗。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人们对于传统节日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浙江大学大四学生赵彬说,每次过节的内容都大同小异,有时候知道在过节,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过节。

  上海民俗学会会长、华东政法大学大学教授仲富兰说,端午节是古人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是体现人际关爱、为健康祈福的节日。

  “浮躁的社会使得人们乐于享受节日,却忽略节日本身。”浙江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吴蓓表示,中国的传统节日对人们的吸引力并不大,致使有些人已经模糊了节日间的区别。

  对于传统节日的界限模糊的现象又该如何解决呢?吴蓓认为,要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还需要从文化本身进行考虑。

  她分析,中国人的节日喜欢讲究意义,在千百年的传承后,这种意义被抽象为一种神韵,缺乏文化传达的过程和实际的文化载体。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不仅源于人们对于文化依恋心理的剥离,同时还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仪式化的东西。

  “要让人们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一定要将文化的意义附着在行动上。”吴蓓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而仲富兰也表示,文化的传承是动态的,是与当代人的生活习惯和社交方式相适应的,而中国的大部分传统节日却缺乏标志性的东西,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这种代表物结合商业性、文化性和便利性进行发展,推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