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文学蓝皮书:文学越来越不单纯 阅读浅俗化需重视

2012年06月26日 16: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文学蓝皮书:文学越来越不单纯阅读浅俗化需重视

  中新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 张中江)  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2011~2012)》26日上午正式发布。蓝皮书指出,当下文学具有越来越浑象的综合性与复杂性。2011年,长篇小说的年出版总量达到4000部以上,中短篇小说出书则比较困难。网络论战的“口水化”顽症和文学阅读中的浅俗化走向,都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26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2011~2012)》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文情报告(2011~2012)》分门别类地对2011年的中国文学与文坛的发展与走向、现象与成果、经验与问题等各类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细致的扫描。特别是通过对一些焦点性现象和倾向性问题的捕捉与评说,更为突出地显现了年度文学的宏观走向,及其发展演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小说创作方面,文学蓝皮书指出,2011年,长篇小说的年出版总量稳定在4000部以上,而且在数量增长的同时,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从宏观的层面来看,正视历史中的重大事件与直面多样化的社会生活,依然是长篇小说创作中蔚为大观的基本倾向。

  2011年的中短篇小说,在“写什么”上,从重大的历史事件到当下的生活万象,从社会生活现状到人们的精神状态,几乎都得到了全景性的表现与全息性反映;在“怎么写”上,也以日常生活的故事性,现实生活的荒诞性,或精神异象的截取、文人生活的自省,表现出艺术方式与描写角度的推陈出新与别具一格。更令人欣喜的是一批“70后”、“80后”文学新人的精彩亮相。

  蓝皮书同时指出,网络文学因其参与人数广泛、受众人群众多,俨然成为当今文坛最为庞大的文学存在。目前在网络平台上坚持写作并靠稿费得以存身的写作者有3万多人。这样一个数量,与体制内专业作家和半专业作家的数量总和不相上下。

  文学蓝皮书主编白烨当天表示,总体来看,2011年文坛状况比过去更带有一种“浑象”。文学与社会生活的互动越来越密切,还和传媒互相借力,这使文学的综合性、复杂性比过去更明显,文学越来越不单纯。

  白烨说,各个文学板块去年都在增长,而不只是某一方面。去年还有很多青春文学作家在办杂志、办刊物,使青春文学的创作更加系统。

  当下文学的主要问题:网络论争“口水化” 阅读浅俗化

  在回顾过去一年文学状况的同时,蓝皮书还指出了在当下文坛存在的几方面问题。

  1、长篇小说与中短篇小说的生产失衡

  蓝皮书指出,长篇小说从过去的年产2000多部,猛增到年产4000部,而且以接连不断的研讨会、畅销排行榜等方式,在文学生产领域一家独大,在文坛内外的影响如日中天,这不能说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与此成反比的,是中短篇小说的写作颇显冷寂,生产趋于萎缩。

  白烨亦表示,从数字统计可以看出中短篇小说的“出书难”,它几乎是长篇小说出版的零头。从整体看,这对今后文学的发展是不利的。

  2、网络论争中的“口水化”顽症

  白烨说,去年还有个显著现象是网络论争的“口水化”。2011年网上有好几场论争,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韩寒和方舟子的论战,但最终的结果都是走向“口水化”。

  蓝皮书提出了网络论战有无伦理底线,以及怎样克服“口水化”顽症,使文学批评论争良性发展等问题。在这一点上,当天与会的部分专家持不同看法。在他们看来,将“韩方论战”收入《中国文情报告》不是十分恰当。

  3、文学阅读中的浅俗化走向

  文学蓝皮书指出,文学阅读的浅俗化,是近年来由各个方面所呈现出来的一个严重问题。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之下,在以“找乐”的方式媚俗的世风影响之下,文学的阅读也向浅俗的方向一路滑去。其中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那些缺少人间气息与人性温度的玄幻与仙侠、惊悚与悬疑类作品,在网际与纸媒都大行其道,不胫而走,不仅拥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读者,而且被文艺生产的各个环节所看重,被改编成影视、动漫、游戏等形式的延伸产品,以“全媒体”的方式广为流传。

  白烨对此表示,文学生产的终端如果低俗的话,就会有很多问题。要引导读者,使文学阅读良性发展。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