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文学期刊《大家》出理论版赚钱 赵丽宏称太荒唐

2012年06月29日 14:57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文学杂志《大家》日前爆出丑闻,在本刊之外居然出版了一本“理论版”,刊登各种论文并收费。目前,《大家》理论版已被停刊。

  《大家》理论版被停刊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理论版《大家》与其正本真假难辨,二者共用国内刊号和邮发代号,主管和主办单位、编辑部地址、广告经营许可证号、网址和E-mail均一致。封面装帧都颇为统一,甚至价格都是12.8元。理论版每期薄厚不一,厚的约“容纳”300篇论文,薄的也有150篇。论文多以“浅析”、“初探”等为题,平均篇幅不超过1页半,内容却包罗万象。《中国青年报》记者对2012年1月中旬刊里的10余名作者随机采访后得知,他们的花费,普遍在4000~5000元之间,不过据称这笔钱的大部分却落入中间代理的文化公司腰包。

  文学期刊陷入困境

  “我很同情《大家》,文学期刊的处境也就是文学的处境。文学前所未有地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挤压。”《收获》执行主编程永新说。《萌芽》主编赵长天亦表示:“文学期刊现在靠自身发行来养活自己几乎不太可能,很多都是靠作协、出版社的经费支持。”程永新告诉记者,《收获》目前的发行量近10万,已经是国内原创纯文学期刊中最高的。另外有一两家发行量能够达到五六万,其余大部分都在几千到1万不等,以这样的发行量要想赢利几乎是不可能的,“不靠国家拨款或者企业资助,90%以上的文学期刊要关门。”

  合理增刊赚不到钱

  上海的两本重要文学期刊《收获》和《上海文学》前年开始,受到了上海政府的资金资助,各地的刊物中也有一些得到了各方的资助,但不少的确存在其他“创收”手段。《大家》方面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扩刊、收费发文,成了全国很多刊物的普遍做法”。但记者了解到,普通的增刊其实并不能赚钱。《上海文学》主编赵丽宏告诉记者,按新闻出版总署的规定,每种期刊一年可以出两次增刊。《上海文学》一年做一到两次增刊,都是为了多登一些好作品,在本刊版面不够的情况下才会出,“都是贴钱的”。程永新表示,《收获》一年两次增刊也只能算是微利,主要目的还是扩充版面多登一些长篇小说。

  一半文学一半赚钱

  记者了解到,像《大家》这样出理论版赚钱的,在文学刊物中还是比较少见的,毕竟与本刊的定位相差太远,赵丽宏用“太荒唐”来形容这种做法。不过打擦边球的还是有的,比如搞报告文学拉广告、拉赞助、搞增刊登武侠、言情小说以提高发行量。

  日前有作家在盛大文学云中书城发表了一篇2万字的评论文章批评中国文学现状,其中批评部分文学刊物“一本变成几本,双月变成月刊甚至半月刊,小说版、纪实版什么的,五花八门,贪大贪多,摊子铺了一大片,但好作品在哪里?这就像注水的肉”。以“上下半月”的方式,部分文学期刊或出卖刊号,或以各种名目与出版商合作,一本上半月保持纯文学的体面,另一本下半月皆为考虑赚钱之道,“顾不得什么遮掩了,只为挣钱,办得五花八门。有的办成通俗,有的办成纪实,有的办成专为评职称提供论文的刊物”。

  不必过于追求赢利

  虽然文学期刊大多并不景气,但事实上,目前国内文学期刊的数量并不少。程永新甚至开玩笑地说,整个欧洲的文学期刊加起来可能都没有中国多。有些文学期刊惨淡经营,但被认为是一种资源不肯放弃。赵丽宏则表示,就目前来看,文学期刊要赢利很难,“正常运转就可以了,利润不应该是文学期刊的追求。”但他也表示,如果有一天,纯文学期刊都能够盈利,才说明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准的提高。   

  记者  夏琦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