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60岁广州光明大戏院被拆 回应称升级后年底重开

2012年07月10日 16:34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60岁广州光明大戏院被拆回应称升级后年底重开

  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春暐 何裕华 实习生 钟哲

  图/羊城晚报记者 郑迅

  60多岁的光明大戏院是老广州标志性的休闲地点之一。但它战胜得了岁月,却未必战胜得了钩机。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海珠区南华中路的光明大戏院。透过狭窄的侧门往里看,整个戏院的建筑部分绝大部分被夷为平地,只有孤零零的大屏幕依然伫立着(右图),见证曾在这里上演过的悲喜故事。

  而工程方给出的解释与拆除金声电影院的理由相似:升级改造!

  共同回忆

  光明大戏院相传兴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当时仍相对落后的“河南”地区难得的娱乐场所。工程方如此伤筋动骨地大拆,触动了不少街坊的神经。

  家住宝岗大道的徐女士告诉记者,“小时候娱乐活动不多,所以一旦学校组织看电影,头一天晚上都会兴奋得睡不着觉。记得有一次的电影叫做《苦菜花》,老师提前叮嘱我们要带好小手帕,结果看的时候大家果然哭得稀里哗啦。”

  徐女士说,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光明大戏院仍然是海珠区青年男女的休闲聚会热点,“只不过,小时候连检票入场都感觉很新鲜,全校一起坐小板凳看电影更让人难忘。等到带着孩子一起再来看电影时,戏院已经改装了电影院惯用的卡座,以前那种感觉已经找不到了。”

  网友ankozhou也分享了他在光明大戏院的故事:“我在很久以前去过,好像还在读小学吧,那时候几块钱就能看一场电影,虽然里面不是很大,感觉有点老旧,但是很有怀旧的味道。”

拆前光景

  资料显示,光明大戏院1999年曾斥资800多万元进行全面装修,成为集电影、戏剧、卡拉OK、咖啡西餐饮食、大型乐器展示厅、投影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娱乐场所,已经算得上是当时海珠区最好、最大的戏院之一。  

  据街坊回忆,2000年左右开始,大戏院的重心基本都落在粤剧。当时曾上演《紫钗记》、《女人香》、《游园惊梦》等著名剧目,粤剧名家罗品超、卢启光、郭凤女等都来登台献艺。但这些活动激发不了年轻人的参与热情。而更新速度不足导致设备老化,让客流再一步分流。

  网友chloe LeUng就发帖回忆,“当时光明大戏院已经不播电影了,改演粤剧,我的外公就住在戏院楼上,不时会下楼看戏。”戏院附近的保安员则对记者说,“以前还能看到结伴来看戏的老人,后来渐渐地少了。”失去了年轻和老年两个群体的捧场,光明大戏院的窘况可想而知。

  生存担心

  微博、论坛之上,人们对如此大动干戈地拆除旧建筑表示不理解:“整个过程此前难见公示,也没有征询过公众意见。这么清拆,是不是仓促了点呢?”

  包括永汉电影院、平安大戏院、金声电影院、彩虹大戏院、光明大戏院、江南大戏院等老文化场所,近年都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由于电影市场火热,大部分戏院的改造都是向着增加电影放映功能的方向而去。但事实是,这些电影院“被升级”后,市场反应也未见乐观。而金声电影院的仓促拆除更成为本土文化爱好者心头之痛,该处原定建起广州电影博物馆,但至今仍是平地一块,沦为周边区域的停车场。

  回应

  升级后年底重开

  光明大戏院在海珠区海幢街的辖地范围内,羊城晚报记者昨天从街道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该戏院不是被拆除,而是升级装修。

  随后,羊城晚报记者从该项目负责人何先生处获悉,戏院升级项目为“重建光明”。他介绍,“旧戏院原是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大厅,但这种格局已经不能适应电影院市场的发展,所以戏院在改造前已经丢空了几年了”。

  何先生称,今年年底,光明大戏院将完成升级改造并重新向公众开放,届时,被拆除的“大厅”将变身为六个小影厅,并按需求设置3D影厅,同时,他强调,门面上的“光明大戏院”字样将维持原样,不作更改。

  李春暐、何裕华、钟哲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