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者评猿人洞加棚方案未获批:严谨态度值得肯定

2012年07月12日 16:5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世界遗产地周口店遗址的猿人洞因长期遭受侵蚀风化,有局部坍塌和落石隐患,需要加固保护。但其提交的加棚保护方案却未获国家文物局批准。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批复意见,其暂不批准的原因主要是该方案对猿人洞遗址“干预较大”,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尚不充分。(《新京报》7月11日)

  其实,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尝试,其中之一就是面向社会征集猿人洞遗址加固保护方案。采取如此公开、严谨的方式征集,并经专家和管理者多次讨论完善的方案仍未获国家文物局的批准,也许遗址管理者会感到委屈。

  因为,比起近年来不断爆出的修缮方案未经报批就贸然将文物修得面目全非,或者为了节约成本而实行异地保护,甚至“保护性拆除”的悲剧,周口店的做法已经非常规范。然而,文物古迹的修缮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保护者有精湛的修缮技术,更要有先进的保护理念和对相关法律规范、职业准则的准确把握。

  值得关注和肯定的是,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不批准的理由:保护性建筑设计应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尽可能减少对遗址本体的扰动,以及对原有景观的改变。根据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定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第19条的要求,文物古迹的保护要“尽可能减少干预。……必须干预时,附加的手段只用在最必要的部分,并减少到最低限度。采用的保护措施,应以延续现状,缓解损伤为主要目标。”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地保持文物古迹的真实性,使其历史、文化和科学信息能够完整、真实地展示出来,并传递给后人。如果对文物古迹加以过多的干预,比如将已经倒塌的古城墙修整一新,或者将尚无倒塌危险的古建筑落架大修,就会对文物古迹造成无法逆转的破坏,而其蕴含的珍贵历史、文化、科学信息也会由于修缮者的过多干预而真假难辨,甚至荡然无存。

  此次猿人洞加棚方案未获批准,这种对待文化遗产的严谨、科学态度值得肯定。

  □王云霞(学者)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