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农历六月六韵和书院举办晒书节 复原风雅传统

2012年07月25日 09:41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晒书现场

  昨天农历六月六,青砖木壁古书 运河边,几百年前的时尚“复活”了

  艳阳高照,何不一起来晒书

  本报讯 昨天是农历六月初六,数字很吉利,更是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古人流行“晒书”,梅雨刚过,艳阳高照,家家户户要在院子里把书籍拿出来见见阳光。

  清人潘平隽在《六月六日晒书诗》中曾这样写道:“三伏乘朝爽,闲庭散旧编。如游千载上,与结半生缘。读喜年非耋,题惊岁又迁。呼儿勤检点,家世只青毡。”

  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越剧《藏书之家》中,茅威涛也演过“晒书惊魂”这一场。

  现在,这样一个有情调的节日,已经被大多数现代人遗忘掉了。

  不过,昨天上午,在运河边,有“天下粮仓”之称的富义仓大院里,这个流行于古代的“晒书节”复活了。

  坐落在大院中的韵和书院,把收藏的近两千册经典图书,一捆捆排到院子中央,接受阳光沐浴。

  青砖木壁的古书院里,被晒出来的书籍也特别有古味。

  精装图文版的四大名著,手工宣纸的《史记》、《战国策》、《孙子兵法》,江西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的绝版收藏《资治通鉴》,100册的《京杭大运河图卷》,123册的《藏世传书》……

  最亮眼的是1184册仿真版《四库全书》,排了足有半个院子,光气势就很震人。

  “这套书是当初在世博会中国馆看到的,一眼就爱上了。”韵和书院院长吴艾倩说,“这是紫禁城出版社出的,全国仅有100套,是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的原版《四库全书》的影印本,目前内容最完整的版本。”

  这么大规模的晒书节,在杭州非常难见。现在可能由于纸张等各方面因素,不需要晒书,但我们不妨过过这个古代的节日,以这样的方式感受文化和书的美好。

  农历六月初六晒书的风俗,现代人已经少有耳闻,不过在古代却是很风雅的传统。

  最早六月初六为“天贶(音同“况”)节”,相传起源于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取经回国,过海时,经文被海水浸湿,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这段典故经过《西游记》的润色后被广为传颂。

  也有一说晒书节起源于宋代。宋真宗赵恒嗜好文学,他的名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直流传至今。某年的六月初六,赵恒做了一个梦,梦见玉皇大帝赐给他一本书,说:“保其书则保尔国。”说完后,赵恒醒了,他发现手里果真执一书。于是赵恒谨遵玉帝之言,每年六月六晒书一次,以防止书发霉被蚀。传到民间后,百姓们也为了防灾防祸,而在这一天晒书。

  最后一种传说来自康熙年间,著名学者朱彝尊满腹经纶,他在六月初六这天袒肚露胸晒太阳,谓之“晒书”。这情景被微服出巡的康熙看见,后经交谈和面试,封朱彝尊为翰林院检讨,负责撰修明史。此后,读书人都要在这一天晒诗书,晒字画,就叫作“晒书节”。

  古代人晒书为了防霉,现代人还需要晒书吗?

  韵和书院重新办起晒书节,更多的是为晒出一份传统意境。至于保护这些珍贵的书,自有现代高科技的方法:书院的书,纸张都是特制的,本身就有防虫防霉的功能。

  专业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保护书籍主要是靠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浙江图书馆图书文献部主任胡东告诉记者,适合书籍保存的温度是5℃到25℃,湿度在50%到65%之间,“对于年代久远的古籍,一般会恒温恒湿保管。这不是因为宣纸更容易受潮,实际上古代的宣纸比现代纸张质量更好。主要是因为时间长了纸质会发生变化。”

  现在很多家庭里都藏书过千,有的甚至几万十几万,普通爱书人要怎么保护书籍呢?

  胡东认为,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最重要。

  “现代家庭的条件比古代好多了,即使是梅雨季节,也不太容易沾霉菌。”胡东说,“但是灰尘、油腻、高温都会给书籍造成破坏,所以要养成一些好习惯。平时吃饭的时候别看书,躺在床上也尽量别看;天气热了不要把书闷着,时间长了,纸张容易变脆。”

  著名学者扬之水,是出了名的藏书如山、爱书如命的人。他护书的秘诀,首先是每本书都要包书皮;其次在天气炎热的时候,翻书必须戴上专用白手套,以免手汗使书发黄。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