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面临人才断代 “红岩文学奖”拟取消报告文学奖

2012年08月10日 09:33 来源:重庆日报 参与互动(0)

  重庆报告文学人才严重断代,这是否是危言耸听?8月9日,记者从《红岩》杂志社了解到,由于近年来报告文学质量普遍偏低,我市“红岩文学奖”计划取消报告文学单项奖。

  此举,引起了各方热议,有专家认为,这意味着重庆报告文学的黄金时代业已谢幕。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曾让重庆报告文学独领风骚

  据了解,“红岩文学奖”是由红岩文学杂志社发起设立,两年一评,参评作品为《红岩》文学杂志发表的作品,共设有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奖等7个奖项。

  “报告文学曾是重庆文学的脸面。”《红岩》主编刘阳表示,如今要论证是否取消,是无奈之举,“毕竟,投来的报告文学作品不多,又大多是应景之作,缺乏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好作品。”

  上世纪80、90年代,堪称是重庆报告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1982年,等待毕业分配的内江师专学生黄济人,凭借报告文学《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一炮而红,先后获全国首届军事文学奖、郭沫若文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从此,这本书也影响了一批重庆人创作报告文学的热情。

  本土作家林亚光的报告文学《玛丽·若瑟的选择》、岳非丘与邹越滨合著的报告文学《长河精英》等,都先后获得过全国性文学奖项。

  2003年,市作协主席黄济人再出重拳,出版了展现三峡库区移民生活的《命运的迁徙》,该作品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商业化侵袭,报告文学堪比广告

  然而近年来,与国内众多省市相比,重庆报告文学的地位似乎一落千丈。这究竟为何?

  “创作报告文学的人少,是现实选择的结果。重庆作家的浮躁,造成了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少的尴尬。”第二届“红岩文学奖”评委、西南大学教授王本朝分析,报告文学与现实是亦步亦趋的关系,需要大量的采访,是真实、客观的再现。“年轻作家难以沉下去,是重庆报告文学滑坡的原因之一。”

  “这个奖项应该保留。”本土学者蓝锡麟直言,由于市场高价“悬红”,一些年轻作家为企业撰写报告文学,成为他们的“枪手”。这样的报告文学只能说是企业的广告,质量不高,伤害了创作者的天赋,更谈不上评奖。

  不过,即使有些悲观,但在蓝锡麟看来,好的报告文学应有社会担当,有历史使命感,“所以保留这个奖项是必须的,我们等待、呼唤这样的报告文学出现,我们也该有耐心,等待这种创作者的回归。”记者 强雯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