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真人图书”,仅仅吸引眼球还不够

2012年08月17日 17:14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参与互动(0)

  最近邯郸市图书馆推出的“真人图书”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所谓“真人图书”,顾名思义,这里的“图书”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真人,每本“图书”都会被标注其最适合阅读内容的标签,读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需求,借阅相应的“图书”,与之进行交流对话,既可以一个人单独阅读,也可以群体分享。“真人图书”源于丹麦的一次社会公益活动,其初衷是为了增加不同群体间的沟通与理解,消除彼此的歧视和偏见,增加人们的安全感。近年来这种新鲜事物在国内的大学生和青年人中扩展开来,不过作为公共图书馆的一项业务出现还真是头一遭。

  当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建立以读者需求为核心的公共图书馆发展模式,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吸引读者、引导读者、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要求。将“真人图书”作为新鲜事物引入公共图书馆,无疑是创新道路上的一次大胆探索,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真人图书”是一种新兴的阅读交流方式,由一种双向交流的新兴阅读体验代替了单向接受式的传统阅读模式,在“读纸”“读屏”之外,开创了一种新鲜的阅读模式,使阅读者更有兴趣,也使整个阅读过程更具思辨性。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公信力,“真人图书”基于这样的平台,不仅可以刺激大众的阅读兴趣,帮助读者开发相关的知识资源,而且从长久来看这种方式还可以帮助大众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树立优质的社会阅读风气,在拓展社会公共知识空间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项新兴业务如果想拥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必须要坚持持续建设,真人图书也是这样,在吸引读者眼球的同时,更应不断丰富内涵。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怎样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优质资源库就成了“真人图书”发展过程中最大的考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但是公共图书馆的“真人图书”不仅要满足阅读者的知识性需求,而且希望能够给阅读者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理念和精神动力,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需要招募大量拥有正能量的“真人图书”。专家学者固然不错,但是毕竟属于“稀缺资源”,而且单一的专家学者也会使读者产生距离感。而拥有专长或特殊经历的普通人,其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参差不齐,整个招募、遴选、培训过程都将面临重重困难。又比如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真人图书”持续建设的经费从何而来?实行商业化合作未尝不是发展渠道之一,但也可能对其公益性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所以如何实现“真人图书”业务的良性发展并保持内容上的公益性也是发展过程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其实“真人图书”大可不必完全局限于公共图书馆,各种文化组织、各类行业协会、公众人物,甚至科研机构都可以尝试组织这样的活动,让文化名人、行业精英甚至科研人员作为“真人图书”与普通大众沟通交流,增进了解,如果再依托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网络传播,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好的文化活动,形式无需严苛,只要内容精彩,百姓自会喜闻乐见。    作者:李超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