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首长记忆中的蓝阿嫩:善打狠仗、硬仗的畲族小伙

2012年08月27日 14:14 来源:现代快报 参与互动(0)
首长记忆中的蓝阿嫩:善打狠仗、硬仗的畲族小伙
蓝阿嫩的部分遗物如今收藏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中 资料图片

  蓝阿嫩(1919—1948):畲(She)族,福建省霞浦县柘洋特区(今柘荣县)富溪乡东溪草籽坪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参加革命斗争,为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团十六连小号兵。1935年调任中共闽东特委特务员,负责警卫特委领导的安全。193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闽东红军于1938年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蓝阿嫩任五连指导员,随部北上皖南参加抗日战争。此后参加了挺进茅山、东进江南作战。“皖南事变”后编入新四军第一师,任一旅一团二营营长,参加了开辟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被编入华东野战军,历任第一纵队一师一团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团长,参加了鲁南、莱芜、泰安、孟良崮等战役。淮海战役打响后,调任二团团长(未到职)。1948年11月27日,敌机空袭一团驻地,在指挥部队隐蔽时不幸牺牲。

  蓝谷平拿出父亲唯一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蓝阿嫩年轻英气,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透露着坚定。“别人都说我长得很像父亲,可是关于他,我朦胧的记忆永远定格在自己3个月时。那时他刚打胜孟良崮一战,利用战斗间隙回来看我,抱了抱我,这是我们父女间最后一次相聚。虽然父亲牺牲已经64年了,但在我内心深处,他从未离开。”说这些话时,蓝谷平的眼睛微微泛红。

  老首长们

  亲自到中华门车站为他扶灵

  “我1岁多时,父亲就牺牲了,那年他才29岁。从小我是在他的老首长、老战友的讲述中,描画出他的形象的。廖政国伯伯每每提及父亲时,总是无限惋惜。他常常说:‘你爸爸是一个全身虎气又很机灵的人,他跟我打过很多硬仗。淮海战役前纵队党委已决定调他到二团去当团长,他向我请求缓调,想等淮海战役打完再去,我没同意他的意见。他又打电话给叶飞司令员请求缓调。’上世纪80年代,我在上海遇见了叶飞伯伯,叶伯伯告诉我当时考虑到革命形势发展很快,想调父亲去二团,是想保留他,因为当时一团是主力团, 是纵队的刀尖子,贡献大,牺牲也大。父亲是少数民族,将来打回福建,对开展民族工作,肯定会有作为。可是父亲一再请求缓调,结果在战争中英勇牺牲了。”

  蓝谷平至今仍记得1963年组织上将父亲的灵柩从山东战场迁葬到南京时的场景。国家有关方面动用了一整节车皮运回蓝阿嫩的灵柩。“那天,乔信明伯伯、曾如清伯伯等许多头发花白、手持拐杖的叔叔伯伯们,都亲自到南京中华门车站来为父亲扶灵。他们用微颤的手扶着残旧的黑色棺木,轻轻地好像怕惊动父亲,从他们悲伤的表情中,我读出了前辈们之间挥之不去的深深的思念。”

  “2009年,国庆60周年,父亲的家乡福建宁德市评选出闽东地区60名共和国(闽东)英模人物,父亲的名字赫然在目,13岁参加革命至死未归的他一直被故乡的人民惦记着。”

  他是别人记忆中

  善打狠仗、硬仗的畲族小伙

  长大后,蓝谷平开始在文字资料中,有意地找寻父亲的身影。晚年重病在床的曾如清将军在生命的最后半年里,写下的最后一篇回忆录就是记述蓝阿嫩的,他称蓝阿嫩是“畲族雄鹰”。“父亲过去的老首长们,回忆时总是说他是一个特别机灵,特别善于打仗的人。”

  13岁时,这个时常打着赤脚满山跑的畲族牧童毅然投奔了红军,在闽东独立团第十六连当上了一名小号兵,他随军转战罗源、霞浦、宁德、福安,直至闽浙边界,参加大小战斗五十多次。

  一次在战斗中,战士们被一条宽约丈余、水流湍急的河道挡住了,过了河的敌人抽掉了河面上的木板,他们知道我方缺少弹药,不会轻易扣动扳机,竟在河对岸洋洋自得。大家十分愤怒,可又苦于没办法过河。这时,只见一个战士把一丈多长的杖刀往河里一插,像撑杆跳那样,呼地飞过河去。于是大家也纷纷仿照他的办法,疾飞而过。“这个撑杆跳过河的小战士,就是当小号兵的父亲,他一过河就吹响了军号。战友们学他的样过河后,立即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敌人们没想到我们还有这么一招,一边惊呼:“红军会飞”,一边慌乱地奔逃。

  蓝阿嫩在闽浙边界打了三年游击战,抗战爆发后,闽东红军改编成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蓝阿嫩任五连指导员,随部北上抗日。1939年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名义深入上海近郊。7月23日晚在一次追击敌人的战斗中,廖政国率领两个连和两个机枪排追击敌人,一路追到了虹桥机场。支队长廖政国决定趁机袭击敌人的机场,给他们致命一击。袭击进行得很顺利,很快就占领了机场,“父亲和战友们缴到了十几支步枪,还有不少食物,大家都很高兴。而最扬眉吐气的是,大家一把火烧了敌人4架飞机。而执行烧飞机任务的就是蓝阿嫩带领的五连。第二天,上海中外报纸都刊载了这一消息,市民们奔走相告,许多优秀工人和青年学生受到鼓舞,都前来参加新四军。”

  1944年3月的车桥战役是新四军抗战史上一次生俘日军最多的大胜仗。这场战役中,蓝阿嫩所在的新四军第一师一旅一团奉命在芦家滩阻援。“当天,时任二营营长的父亲所在部队担任突击任务。黄昏时,日军大量增援,父亲从枪炮声中察觉到阻击阵地战斗异常激烈,便主动向廖政国团长建议担负突击任务的部队提前出击,减轻正面阻击部队的压力。廖团长同意后,父亲带着二营和另一担负突击任务的一旅特务营,分别从侧翼迂回上去,将敌人切成数段,一举歼敌七八十人,使我正面阵地化险为夷。因为父亲判断准确,抢占了先机,那天突击部队打得十分顺利,当时作为总预备队的一团一营几乎都没有上战场。”

  他亲自指挥杨根思攻克敌人碉堡

  “解放战争时期,父亲所在部队被编入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一师一团,一团素来善打硬仗、恶仗,可谓‘主力中的主力’,有极高的威信,日寇遇见也惧怕三分。在这样的英雄部队中,才会出现杨根思这样的英雄人物。杨根思后来成长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 2009年,他还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一团是英雄辈出的红军团队,英雄之花盛开离不开党的教导,离不开无数像蓝阿嫩这样的绿叶的衬托。直到今天,这支英雄的部队仍然是保卫伟大祖国的拳头部队。”

  鲁南战役中,身为爆破员的杨根思当时的任务是,炸掉十字路中间的大碉堡和周围的三个暗堡。但是敌人封锁很严,杨根思和另一个爆破员一起试图想去完成任务,但是他们的脚踩在哪个点上,敌人的火力就集中在这一点上,杨根思翻滚了好几次也上不去。

  他匍匐着身子来到连部,正好副团长蓝阿嫩来到前沿指挥。“报告副团长,”杨根思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前面敌人炮火猛烈,前进比较困难,我报告排长:‘批准我牺牲。’排长说:‘不批准。’哪有牺牲不批准的?”

  蓝阿嫩看着眼前这个憨直的青年,忍不住笑了,他欣赏杨根思的勇气:“不能光想着去牺牲,而是要想办法消灭敌人,争取胜利!”说完,蓝阿嫩看着前沿,思考了一下,指着左侧一个四方碉堡说:“你从二连那里插进去,先炸开方形堡,再从左面插向里面去!”

  经过这一番指点,杨根思抱起炸药飞奔,很快接近了四方大碉堡。他听到里面的人在争吵,贴墙一听,里面正在内讧,闹着究竟是投降还是不投降。杨根思窜进四方碉堡,高举着手榴弹大喊:“缴枪!一个一个走出来!”

  敌人被突然出现的解放军吓呆了,颤颤抖抖从房子里和碉堡里爬出来,排了长长的一队,大约有100多人。杨根思一想自己单枪匹马,面对这么一大队人可不行,要先控制住局面,于是他沉着地发布命令:“集合!成两列横队,向左看齐!”

  就这样,要求牺牲的杨根思带着100多名俘虏安全地回到了部队。

  未寄出的照片成女儿永远的遗憾

  “因为父亲在战斗中表现出的能力,叶飞在新四军六团任团长时,要提拔他做连指导员。父亲觉得自己家穷没念过书,是个粗人,不愿意上任。于是就出现了他躲在炊事班里不愿上任,叶飞派警卫班,拿着任命书,五花大绑地押着他上任的一幕。”

  上任后,聪明好学的蓝阿嫩一刻也没放松,抓紧学习文化,后来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了战士们的教员,“当时父亲负责教文化和教战士们唱歌,但是他又不识谱,于是便偷偷跑到别的连队,在窗外静静地听人家怎样教歌,自己学会了后再回来教。”

  因为闽东方言复杂难懂,有些还夹带着畲族土语,部队北上后,和当地老百姓交流成了大问题。于是,蓝阿嫩参加了语言训练班,专门学习普通话。他模仿教员的口型,对着镜子一字一句地纠正自己的发音,很快掌握了普通话的要领。六团进入苏南茅山地区后,他竟然已经能够用普通话同当地群众交谈了。不知底细的人根本不敢相信他竟来自闽东少数民族。

  “就这样在战斗的间隙,父亲如饥似渴地学习,终于达到能看懂命令、文件,能写战斗小结的程度。”

  “父亲打起仗来毫不含糊,生活中却是一个极其率真的人,和领导处得也像亲兄弟一般,他个性爽朗,说话很直,从不拐弯抹角,大家都很喜欢他。但是,对家庭,对只见过一次的我和从未见过的弟弟,他却充满了柔情。在他去世前不久,还曾经给家里来过信,说很想陪我一起过生日,并让妈妈寄一张我的照片给他,可惜照片还未寄出,已经成了永远的遗憾。”

  华野首长联名给蓝阿嫩家属发去唁电

  1948年冬,淮海战役拉开序幕。“已经接到调令的父亲请求缓调,率领一团参加了战斗。11月27日的上午,父亲和刚伤愈归来的栗亚团长、朱启祥政委在小村庄召集各营干部开会,部署工作。”

  会议刚刚结束,几架敌机突然窜到村庄上空低飞盘旋。当时蓝阿嫩大喝一声:“敌机要轰炸,赶快疏散!”他挺身而出,组织大家转移,并再三叮嘱警卫班注意防空,务必保证与会同志的安全。而他自己则返回团部,帮助参谋处的同志清理和疏散。

  就在这时,随着一阵凄厉的呼啸和轰隆隆的爆炸,墙倒屋塌,村庄一片硝烟火海。蓝阿嫩不幸被压在残垣断壁下面,当战友们将他从瓦砾中挖出时,他已经停止了心跳。

  “父亲牺牲后,首长们都十分悲痛,我们家至今仍保留着1948年12月29日华东野战军首长粟裕、唐亮、钟期光发给我母亲的明码电报。”全文如下:

  妇干学校章校长并转李励同志:蓝团长阿嫩同志在淮海战役中为伟大的人民解放事业光荣牺牲。特告并致慰唁。并为党节哀。化悲伤为勇气,集中心力为人民解放,为烈士复仇。

  粟唐钟

  12月29日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