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钱文忠被“咬”错漏频出:“和尚”变“和上”

2012年09月04日 09:04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和尚”变“和上” “凭借”成“凭籍”

  钱文忠被“咬”错漏频出

    (记者欧阳春艳)《咬文嚼字》“围观名家博客”活动9月“围观”的是“百家讲坛”主讲人、季羡林弟子、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昨日,该杂志社专家称,钱文忠不仅文字频出低级错误,而且在涉及国学知识时,也常会露出破绽。

  《咬文嚼字》的专家指出,综观钱文忠长长短短的博文,笔误随处可见。比如把“哄然大笑”误成了“轰然大笑”,“和尚”误成了“和上”,“收视率”误成了“收拾率”,“凭借”误成了“凭籍”,“宵小”误成了“屑小”等等。这种低级差错,几乎与韩寒、郭敬明有一拼,都是行文匆匆留下的结果。

  钱文忠是著名的“东方学”专家,在印度学、藏学、伊朗学等领域的研究上建树颇丰。但是,在涉及国学知识时,他也常会露出破绽。比如他在《让文化“落地”为文明》一文中说:“孔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我们常会陷入这样的误区,以为经济发展上去了,就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这是有问题的。”然而,“仓廪实而知礼节”出自《管子·牧民》,它不是孔子说的,而是管子说的。

  再如《〈红豆生南国——一个城市曾有的古典爱情故事〉序》中有这样一句话:“见证了死亡未必就是旧生命的终极,而是新生命的开端,易逝的肉身化为爱情的舴艨航船——”古代有一种小船称“舴艋”,还有一种战船称“艨艟”,古今汉语中就是没有“舴艨”这个词,“舴艨”显然是钱文忠把“舴艋”与“艨艟”拆裂后重新组装的。

  钱文忠的博客中有许多文章写到与老师季羡林的师生之情,但遣词造句也错漏不少。如季羡林先生《留德十年》中有这样一句话:“1983年,我回到哥廷根时,曾打听过她,当然是杳如黄鹤。如果她还留在人间的话,恐怕也将近古稀之年了。”钱文忠在《为了永久的不悔——恩师季羡林先生的文学情缘》一文中引用这句话时,将“杳如黄鹤”误成了“杳如黄雀”。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