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藏书家搬家发愁数万册书归宿 婉拒崔永元帮忙

2012年09月04日 10:02 来源:上海青年报 参与互动(0)

瞿永发家里堆满各种书籍。记者 吴恺 摄

  默默无闻了40多年,隐匿在虹镇老街棚户区的私人“现代文学史料藏馆”瞬间火了。这个民间“藏经阁”里竟有6万多册书和10多万页的珍贵手稿。如今,虹镇老街七号地块面临房屋征收,为了让宝贝能妥善保存,为世人所用,这些天“藏经阁”的主人瞿永发日夜奔波。

  上周五,虹口区文化局的领导走访了瞿永发家,有意在即将装修的乍浦路图书馆开辟一个现代文学研究室,将这些书请过去。

  记者 范彦萍

  他家就是书的海洋

  最老的书100多岁了

  如果不是主人亲自来领路,一般人很难找到棚户区中的这个“藏经阁”。上周五,记者走进虹镇老街一幢不起眼的4层楼老房子,迎面而来的是“顶天立地”的一面书架。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种书籍与资料。书架上端悬挂的匾额上面写着“现代文学史料藏馆”几个字。

  采访间隙恰有访客到来,开门一看,是虹口区文化局副局长张烈浩、虹口图书馆副馆长张雄和采编人员刘树春。

  沿着仅能通过一人的木梯拾级而上,来到二楼的藏书室,张局等人惊呆了:眼前是铺天盖地书的海洋,数万本泛黄的老书大多出自民国,有的已经100多岁高龄了。老书中的“元老”要数民初商务版说部丛书,共有128册,已经有100多岁了。瞿永发拿出一本古老的言情小说,这本书用塑料袋塑封起来,保存良好。另一套1932年“出生”的儿童晨报也是保存完好,甚至还有第一期创刊号。在旧书桌上,还摆放着一张1930年的《结婚证书》,新人是清朝建造铁路的大臣的儿子和儿媳。

  看到那么多宝贝,张局激动地跑上三楼、四楼,查看名人书稿和其他旧书。

  瞿永发的“藏书阁”见诸媒体后,有不少爱书之人慕名而来,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口,又有两位独立视频制作人摸上了门,记录这座即将拆迁的民间“现代文学史料藏馆”。

  曾一次砸下30万购书

  为书差点连命都丢了

  今年60多岁的瞿永发是沪上有名的藏书家,早在1996年就被评为上海十大藏书家。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他就开始逛旧书市场,陆续买了很多书。后来文庙开张后,他几乎每个礼拜都会去淘书。

  早先瞿永发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他把工资收入的一半都用来买书。实在没钱买书时,还会向亲戚好友借钱买。

  下岗后,2001年、2002年他开起了旧书店,这也是当年上海仅次于古籍书店最大的旧书店,一个月可净赚一两万。与此同时,他还置换了大量民国期间的书籍。

  对于好书,瞿永发会像“追星族”一样锲而不舍。有次他看中书友的一本书,对方本不肯出售,没想到他一磨就是五六年,最后对方终于被他感动,同意以3万元的价格出让这本爱书。

  2006、2007年股市大牛,瞿永发炒股赚了一笔钱,他拿出其中的一大部分放开手脚买自己喜欢的书。2009年,他的一位老朋友、上海社科院的教授因年岁渐长,无奈准备将藏书出售,他得知消息后当即拿出30万元,买下了2000余册藏书和其他杂志、书信等5000余封,也是他迄今买书的最大手笔。据瞿永发自己估算,40年来他投入买书的钱不下200多万元。

  为了书,瞿永发早年有次差点把命都搭进去了。那次他赴浦东买了1000多本书,骑着黄鱼车乘摆渡回家。由于工作人员疏忽没有将他的车用链条拴住,车子因为惯性直往黄浦江里冲。幸好他急中生智将轮子朝石凳上撞上去,才避免连人带车跌下河去,他说,当时要他撒手“弃车保命”,他在本能上是不肯的。

  看着“藏书阁”里已经泛黄的老书,瞿永发万分不舍。“这些全都是我一本一本淘过来的,几乎每本书都有一个故事。”瞿永发淡淡地说道,这些年,上海第一代藏书人已经没剩几个了。

  数万册藏书找到归宿

  乍浦路图书馆愿接手

  据介绍,瞿永发有6万余册藏书、1万余册旧期刊及各种手写的历史史料。其中,以民国时期版本的现代文学书籍为重头,不少还是珍贵别致的初版本和毛边本。近几年,瞿永发开始关注名人手札,收集了茅盾、柯灵等人的信札,以及钱学森、周建人、关露等多份名人手迹。如今,上海不少文化研究机构都会向他借阅这些珍贵的史料。

  不久前,瞿家所在的虹镇老街七号地块房屋征收与补偿方案公布。瞿永发高兴之余,却为这些宝贝藏书的出路犯起了愁。

  他开始四处寻找适合放书的地方,最近,他将3万册藏书装箱,搬到了黄浦区厦门路上一间租来的石库门房子里。“希望社会能提供合适的场地来安置这些珍贵的藏书,组建一个真正的‘现代文学史料藏馆’,让书的研究利用价值得以最大发挥。”

  他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各方人士慕名找上门,希望提供帮助。上周五,虹口区文化局副局长张烈浩等人提出了初步方案:虹口图书馆的老馆——乍浦路图书馆今年9月份将重新装修,预计装修时间为10个月。他们打算在装修好的图书馆里辟几百平方米的房间,作为现代文学研究室。这一方案得到了瞿永发的首肯,“太好了,我觉得这个地方不错。”

  “我们回去将向上级领导汇报这件事,如果批准的话,会给你答复的。”临走前,张烈浩表达了这层意思。

  瞿永发透露说,其实自从他的“藏书阁”被媒体报道后,嘉兴街道、嘉兴街道图书、虹口区档案馆、复旦历史系、社科院等部门的领导都来找过他。

  “复旦和社科院打算合作建一个现代文献史料研究中心,他们希望我将有研究价值的手稿和书送过去。或者放一个复印机在我家里复印相关史料。但我觉得都不太可行。另外,崔永元也派助理找过我,打算在传媒大学的一幢楼里帮我找块地方,也被我婉拒了。”瞿永发说,到目前为止,这些书最好的出路是到乍浦路图书馆。“我希望这些书能物尽其用,而不是雪藏起来,否则太可惜了。”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