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楚文化“活化石”湖北“端公舞”濒临失传

Magic folk dance running out of experts

The sacrificial ceremony of the Duangong Dance, known as a "living fossil" of Chu Culture, is running out of people who can do it.

more>>

2012年09月18日 13: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湖北南漳9月18日电 题:楚文化“活化石”湖北“端公舞”濒临失传

  作者 上官纯青 郭世桥

  地处鄂西荆山山脉的湖北南漳县一带是楚国发祥地,其民间“端公舞”是楚宫祭祀舞蹈,已流传3000多年。而如今,仅剩9人的戏班子年龄最长的82岁,最年轻的也已42岁,如何将这块楚文化的“活化石”传承下去,当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者18日来到南漳县薛坪镇薛家坪村,村里有一个破落的四合院,屋主秦大武今年42岁,是“端公舞”的第七代传人,也是戏班的主坛神公。四合院内设有祭祀主坛,主坛中央供奉着端公像,案陈各类法器,背后是工笔重彩的龙凤图腾及日月星辰火。

  锣镲声起,一名壮年男子,头戴五佛冠,身披黄布神衣、脚穿深口布鞋,伴着4名道友的吟诵声,唱跳出场,他时而持扇鼓立转,时而绕八卦旗下拜,时而斧刀穿花,口中念念有词,唱到激愤处,双目凝神,气沉丹田……

  据秦大武介绍,“端公舞”戏班现有成员9人,班子里最年轻的便是他,年纪最长的是他的叔伯秦大壮,今年已82岁。在当地,无论喜事丧事,村民们都会请“端公舞”戏班表演,或祈祥纳福或超度亡灵,每人每场可获100元至300元不等的报酬。在祖辈的影响下,秦大武自6岁开始学习“端公舞”,多年表演攒下的钱,还在镇上买了一套崭新的楼房。

  “随着老艺人们相继去世,尽管还有民间珍藏的文本,但总觉得是在‘跳大神’,学习的人很少。此外,现仅有的一些艺人,会唱的不会跳,会跳的不会唱,或会唱会跳的不会打伴奏,影响完整性。”秦大武说。目前,这种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正处于青黄不接、濒临失传的境遇。

  南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县文化馆副馆长信国洋称,“端公舞”虽然具有一定迷信色彩,但对楚文化研究有着重要价值,目前已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将其融入当地文化旅游业,组织培训演出。

  “端公舞”,俗称“扛神”,流传于南漳西部山区薛坪镇一带,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端公舞”的发现,曾轰动国内史学界和文艺界,被誉为楚文化的“活化石”。(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