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古玉研究有千年历史 已成显学颇具规模

2012年09月22日 20: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古玉器专家杨建芳教授22日说,从北宋吕大临《考古图》(卷八)收录传世玉器算起,中国古玉研究迄今已有近千年的悠久历史,不过发展非常缓慢,至明清时期才出现玉器藏家和古玉爱好者有关古玉的论著。

  海峡两岸联合出版发行的杨建芳新著《中国古玉研究论文集续集》当天在北京首发,已年逾八旬、在两岸三地玉器和玉文化界备受推崇的杨建芳先生当天亲临首发式现场并以“深化玉器研究”为题发表演讲作时上述表示。

  他介绍说,民国年间,大量盗掘出土的古玉流入市场,成为私人或公私博物馆藏品,不少藏品后来以图录的形式公诸于世,对其时古玉研究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包括引起欧美学者的关注和致力研究。

  古玉研究的跃进始于上世纪60年代,契机是新中国开展大规模建设工程导致大量古玉的出土,以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玉衣和玉器的重大发现为代表,重要古玉层出不穷的发现,为中国古玉研究提供了大量前所未知的新资料,从而提出许多崭新的研究课题。

  近50年来,随着有关古玉的发掘报告、图录、论文、专著等不断问世,中国古玉研究已由以往仅有三五位学者钻研的冷辟学科成为众多学人埋首探究的一门显学。目前,中国玉学研究颇具规模,已建立坚实的断代框架(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并具备各种自然科学辅助手段(玉材鉴定、琢刻微痕研究、工艺模拟实验等)。

  时代在不断进步,学术在不断发展,中国玉文化研究也要与时并进、不断深入。杨建芳认为,应该从重视考古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注意形制和纹饰的微观研究、强调玉器研究与历史的结合、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对玉雕影响的研究、审慎利用和鉴别传世玉器、积极引进自然科学方法等6个方面,深化玉器研究。

  这位玉器专家特别提出,传世玉器真假混杂,古玉赝品的制作大约始于宋代,其后愈演愈烈。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工商改造,古玉作伪之风大减,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古玉赝品又再泛滥。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作伪者较旧时的作伪者“高明”,不但懂得利用科技手段制造玉器皮壳效果,而且参考大量出土玉器图录,制作出来的赝品几乎可以乱真。因此,古玉学者利用传世玉器,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冒出来的“传世”玉器,务必十分审慎,应以古玉形制、纹饰微观研究和微痕研究等鉴别辨伪,否则据其研究得出的结论易生错误,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