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朱赢椿:在电子书大潮下用精美设计留住纸质书读者

2012年09月23日 18: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南京9月23日电(记者 吴瞳)“电子图书的大潮中,我希望用我专注的设计,来留住那些喜欢到书店买书的读书人。”23日,作为申赋渔新书《一个一个人》签售会特邀嘉宾出席的著名书籍装帧设计师朱赢椿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这是今年上市的新书中最‘旧’的一本,我第一眼看到就十分震惊。”著名专栏作家、现供职于《南京日报》的申赋渔表达了对该书设计的喜爱。这也是继“最美的书”《不哭》和《光阴》之后,两位的第三度合作。

  除去腰封,翻开贴有“胶带”的封皮,透过那“泛黄”的书页,中国过去三十多年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时代气息的物品一一呈现:小人书、“大前门”烟盒、磁带的歌纸以及照相馆简陋布景的黑白照等,均在不经意间进入读者的视线。整本书最初是泛黄的纸张,最后是明亮的纸页,暗示着岁月的积淀。

  “为了要还原书中“一个变成了绅士的人”这一章节里的一张酸菜鱼的收据,我还特地去吃了一次。”朱赢椿表示,自己在反复阅读书稿以后,设计方案被推翻无数次后才有了今天的方案——将时间感、书籍之美、哀而不伤的尊严融合在一起。

  越是简单才越见细微之处的用心。朱赢椿认为书的设计语言不仅要满足读者在阅读上的舒适感,还要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纸质书籍本身的魅力——从书的材料、形态和观念上体现出书籍与读者的交流感,这些是数字出版物所不能比拟的。

  从1995年开始做书籍装帧设计开始,朱赢椿几乎是见证了网络在线阅读、电子图书一步步走进人们生活的过程。“我会张开双臂拥抱电子图书时代的到来,同时我也希望守住纸质书籍所独有的美感,不然那些喜爱读纸质书的人就缺少了另一种阅读的乐趣。”

  “该书从成稿到设计再到出版前后历时两年多,光是设计就花去了半年。每次我催他的时候,他总是让我去看蜗牛,说要慢一点、慢一点才好。”申赋渔在签售会现场大吐苦水。

  “败絮其外,金玉其中。”一位读者在现场把书读完后表示,“朱老师设计的书,我每一本都有收藏。”

  “抛弃市场规则,也不去迎合读者的心理状态,作为我所设计的图书的第一位读者,把我自己阅读书稿的感情融入到设计当中去,从书中的情感获得设计灵感,进而找出能烘托图书的设计方案。”这便是喜欢“简单生活、简单做事”的朱赢椿的图书设计之道。(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