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活着》改编成话剧 关注生活写实小说渐“升级”

2012年09月26日 17:39 来源:辽沈晚报 参与互动(0)

  关注生活写实小说渐“升级”

  著名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首次被改编成话剧,并于本月初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上演,引来多方关注。与此同时,小说《活着》也再度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活着》是被誉为“中国内地先锋派小说”代表人物的余华在1992年创作的一部抒写了“真实而艰苦生活”的小说。余华说,每个作家都有一本自己的幸运之书,他的那本就是《活着》。《活着》自面世以来畅销了20年,究竟魅力何在?它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思考、记忆与期许?昨日,记者采访了渤海大学教授周景雷。

  现状:《活着》仍受读者追捧

  周景雷认为,《活着》是一部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它用贴近生活的凡世俗事,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了一种淡薄而又坚毅的力量。死亡是其中一大主题,但“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是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涵义。

  周景雷说:“其实余华在作品中为我们梳理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单纯地活着,一个是如何复杂地活着。他把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处理,不仅有效地增大了作品的张力,而且还促使人们对生活本身进行一个有深度的哲学思考,那就是人为什么活着、对命运是顺从还是反抗等等。在作品最后,主人公徐福贵将一头待宰老牛买回,与之相依为命,互为‘福贵’,我认为正是对这个主题的有效表达和升华。这种主旨或者说意蕴,我想大多数人都能体会得到。 ”

  日前,记者从北方图书城、沈阳新华购书中心等各大书店了解到,当下《活着》仍为畅销书,且销量看涨。虽然是纯文学小说,但仍受到读者的追捧。

  评说:“小现实”反映“大道理”

  周景雷表示,《活着》既是畅销书,也是长销书。前者说明它的当代性或者现实性,它符合一般的阅读口味和大众趣味;后者说明它的超当代性和超现实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活着》其实已经进入到了经典的行列。也就是说,《活着》提供给我们的一些关于人世的思考,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比如徐福贵的祖辈们从养一只鸡开始的发家史、奋斗史和从赌博开始的衰败史以及面对这种衰败的豁达等,比如龙二设计赢了福贵的万贯家财,成了地主,但却在土改运动中丢了性命;再如福贵的外孙在饥饿的年代,因吃多了从老鼠洞中挖来的黄豆导致肚胀而丧命等,讲述的都是“福祸相依”的基础性道理。

  所以《活着》这部小说在一个宏大的“活着”的主旨下,确实可以延伸或者解读出诸多的命题。这部作品创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而至今仍畅销不衰,原因很多。除了上面所讲的它的主旨契合了人们的期许外,还在于这其中鲜明地体现了余华在先锋时期的一些特点,比如零度情感、冷静旁观、苦难残酷等,同时也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相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进入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市场经济创造了多元化的文化走向,这为人们反思历史提供了契机和平台,所以《活着》本身即具有了反思历史的意义;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作为思潮的“新写实主义”把现实主义还原为生活本身,作家们很关注原生态的生活,小人物成为文学创作的主体,这样既是徐福贵这个人物诞生的文学环境,同时也是所谓的“底层文学”诞生的先声。余华的另外几部长篇,如《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和《兄弟》大都如此。

  对比:众多“活着”具时代特质

  周景雷说:“与《活着》同类型、同时代的作品,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和刘震云的《一地鸡毛》等。这些作品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活着’。 ”

  周景雷认为,与现在的文学创作相比,上述作品更具有那个时代的特质,体现了人物,尤其是弱小人物在面对复杂多变时代的无助与无奈,以及他们对历史与命运的顺从。虽然这些创作与生活零距离,不掺杂个人情感,但它们还是能够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发现意义,从而也就具有了启发性。但实事求是地说,问题也正是出现在这些方面:它们对庸常的追求、对生活的原生态描摹,不仅消解了崇高与理想,也使它们的思想性和深刻性遭到了削弱。

  在周景雷看来,中国当下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显然已经度过了“新写实小说”时期,但这并不表示“新写实小说”就没有人写了,相反可能写的人更多,对日常生活的描摹更加广泛。其实近些年流行的所谓“底层写作”,正是对这一思潮的延伸和改造。周景雷说:“总体来讲,当下的小说创作更加多元,所提供的审美经验也更加丰富,价值追求也更加分散,其成就有目共睹,但其缺失也显而易见。 ” 记者 李爽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