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占祥:中华文化要随时代“创造性转化”

2012年10月11日 15: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10月11日电 题:中华文化要随时代“创造性转化”

  中新社记者 应妮

  如何弘扬中华文化?什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核心?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面对这一系列宏大的问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高占祥日前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专访。

  他常年在中国文化界担任领导职务,曾历任中国文化部常务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等,同时先后出版诗集、歌词集、论文集、书法集、绘画集、摄影集等70余部,作为一位有文化的文化界领导人,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不可谓不深入不务实。

  高占祥坦言,时代变化了,中华文化精神的表现也应随之改变。如二十四孝所宣扬的孝道观念及其表现形式,就不应照搬,不能再讲“埋儿奉母”、“卧冰求鲤”那些而今看来不近情理的故事;也不能让当今子女再去遵守父母“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那种无法接受的陈规。

  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一要创造,二要转化。转到哪里,当然是转到现代化,转到当今的时代。“我们传承文化,重点是精神文明,是价值伦理观念,而不是琐碎的外在形式。例如,让孩子们穿着古代的服装读经,弄一伙人抬着猪头羊头祭祀,还有那些半文不白、连念的人也未必懂得的祭文。这些东西过多,必将使中华文化庸俗化。”

  他以中华文促会正在进行的《今注本二十四史》编纂出版工程为例,该项目邀集300多位史学家做了18年,一个基本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转化二十四史的现代解读形式。“二十四史是文言文,只有前四史有古人残缺注释。而有了‘今注本’,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通读”。

  高占祥特别提到,海内外34个不同地区的中华文化促进会日前共同发表了《弘扬中华文化六项主张》(以下简称“六项主张”),其中明确指出“弘扬中华文化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伟大精神和具有历史超越性的道德伦理是中华文化的价值核心”。这一共同文件还强调了文化自觉、人文价值、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以及当前弘扬中华文化中出现的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

  对于“六项主张”中强调文化自觉,并在强调民族文化意识的同时提出 “也反对过分夸大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优越性”,他认为这一点是很重要、很有现实意义的。

  “历史经验值得注意。我们在思想文化方面,往往容易走极端、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清末以后,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一再被屈辱、被否定。我们不能不讲民族文化意识”。他指,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守住这个“根”,是文化自觉的前提;离开这个“根”,去谈文化自觉,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但问题是,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民族意识空前高涨之时,如何保持理性和清醒的思考,要防止忘乎所以。不能忘记目前还在奔小康的过程中,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上,也要清醒、理性、客观。既要看到积极面,也要看到消极面甚至阴暗面,还要看到中华文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适应新的时代仍是一个艰巨的课题!”

  “我们文化发展的问题出在哪里?从大的方面看,解放以后前30年,是有过度政治化的倾向,而近30年,则是有过度商业化的倾向。”他说。

  对于目前文化发展方面出现的一些倾向,比如文化市场化畸形化,文化产品的低俗化和娱乐至上化,急功近利和“运动”式发展文化,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中出现的某些浮燥、浮肿、浮夸“三浮”现象,以及文风中出现的套话、大话、假话等不良风气。高占祥认为,这里面既有老问题也有新问题,也有些是文化转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也不为怪。“实际上,许多思想、文化、道德上的新问题,不仅发生在中国,也发生世界各地。不仅儒家文化传统面临挑战,伊斯兰文化传统面临挑战,西方文化传统也面临挑战。新的文化,包括新的中华文化,会在这类新时代的挑战中应运而生。”

  他引用中国近代教育家陆费逵先生的观点,强调民智、民德、民体,认为核心是一个“民”字,民是国之基础,“文化强国的前提是文化强民”。

  高占祥最后表示,海内外文促会团结一心,以弘扬中华文化为主题发表“六项主张”,显示出当代社会弘扬中华文化已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广泛的文化认同,已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国家统一,推动社会进步与现代化进程的内在动力,已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显示了蕴藏在民间社会的巨大力量。(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