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各方热炒莫言 反对者:文学家被拉进偶像的流水线

2012年10月15日 14:52 来源:新闻晚报 参与互动(0)

  记者 谢正宜 报道 漫画 崔泓

  首位中国籍华语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何等大事,自然引得各方热潮,要奉莫言入教材的有之,要送莫言房子车子的有之,挖出陈年签名捧为至宝的有之。因此,评论界既有呼吁停止恶俗消费,还作家以清静的呼声,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莫言热引发了严肃文学在读者心中再一次自底层翻至湖面,可以说是好事一件。

  人:追踪莫言挖掘莫言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政府立即颁发巨额奖金,开发商奖励一套海景别墅,山东高密县修建莫言纪念馆和塑像,莫言就读的小学更名为‘莫言小学’……”在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后,立即有网友贴出这样的微博。没想到短短几天里,这一调侃式的“预言”在不同方面逐一兑现。

  网友们之所以有如此预测,完全是根据前一阶段奥运冠军和去年李娜法网夺魁后狂揽荣誉奖励的翻版。莫言获诺奖的里程碑意义远高于前者,其产生的“连锁效应”甚至超出网友的想像之外。至于建莫言纪念馆,高密县本来已经有一个莫言文学馆,但仅有两层小楼,展览面积也就千米左右,地方太小已无法满足接待需求。现在,其家乡政府已经设计出二期规划,欲将其重新建设成莫言纪念馆,打造红高粱文化品牌。而一些与莫言有关无关的产品也搭便车贴上了标签。莫言获奖的纪念邮戳、纪念T恤一时走俏;茶具、钢笔、炭雕摆件、文房四宝、手工刺绣等等一时间都打起了“莫言牌”。

  而更进一步,附加在莫言身上的恶俗消费亦让人汗颜。童年的莫言“掉过粪坑,相貌奇丑,喜欢尿床”;“高密火烧”和烤鸡被标注“莫言故乡”,与莫言无关的产品也牵强附会,“送老师”、“送领导”的广告被抛弃,代之以“送莫言”。莫言个人的身价亦在暴涨:手稿一夜飙升百万,升级成“中国最贵作家”;传言《百家讲坛》力邀莫言加盟,开价750万元的天价;以莫言旧居为基础,红高粱文化品牌开发已在推进中;某白酒网站也不甘落后,在其软文中称,“莫言作品多有对中国白酒的描写,可以说,白酒是他文学作品里的一种文化象征。 ”

  文:追买莫言追看莫言

  至于莫言的作品本身,更是引发了普通大众的追买、追看热潮,一些出版社加紧排印莫言的作品,堪称 “印刷机为你轰鸣”,许多书店马上辟出专柜销售莫言小说。 “还有莫言的书吗?哪本都行。”这样的读者询问,每天都发生在各大书城、书店里。上海书城在莫言获奖次日开门半个小时内,莫言作品被抢购殆尽。记者点击卓越亚马逊和当当两家售书网站看到,莫言的所有作品都在热卖中, 《丰乳肥臀》甚至被当当网列为新书热卖榜榜首。但这些作品均无现货。卓越亚马逊预售的莫言作品最早要6至9天才可发货,有的甚至要3至4周才可发货。

  书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莫言获奖之前,其作品属于不温不火的常销书, 《蛙》的销售量较大,一般每月售出10本左右,其它作品如 《丰乳肥臀》、 《红高粱家族》等每月售出量只在4、 5本左右,如今,都已向出版社加紧订货,预期订货量是往年10倍左右。

  除了据传作品将被收入高中教材,高校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也将因此改写。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朱栋霖透露,明年年初,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都将出版现代文学史的修订本,他会将莫言的介绍、评价立为专章。

  水涨船高的还有签名本。在 “孔夫子旧书网”上,莫言亲笔签名的 《透明的红萝卜》要价10万元,签名的 《金发婴儿》要价25888元,签名的 《道神嫖》、 《酩酊国》要价19888元,签名的 《十三步》、 《欢乐十三章》、 《食草家族》要价10000元。

  弊:浮躁时代消费为先

  大众似乎已经习惯了对一个取得某种巨大成就的人致以集体礼赞,而不管礼赞的频率有多高,礼赞的方式多么别扭。刚从奥运会归来的冠军们,其收获的层层加码的各种精神和物质奖励,之所以让公众反感,其原因盖在于此。在莫言身上所发生者,不过证明即使是在相对高雅点的文学领域,某些人仍然遵循着他们习惯的思维方式,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大戏正在上演。

  让评论界痛心的是,文学家莫言正被搬上舞台,“我们消费的不是文学。一个被期待赋予永恒价值的文学家,正被强行拉进偶像的流水线,他正在被加工,被装扮,被想入非非。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离文学这么近,也从未像现在这样离文学那么远。 ”

  昨天,读者阅读莫言,莫言是朋友、导师、偶像;今天,社会消费莫言,莫言是商品、英雄、图腾。诺贝尔文学奖重新丈量了普通人与莫言的距离,近是因为很多人对文学的热爱仍在,文学的信仰与责任从未抛弃;远是因为奖杯吸引了更多陌生人,他们一同站在了莫言面前,阻隔了真正的文学爱好者与莫言、与文学的距离。

  另有媒体表示,对一个伟大作家的热爱,不能以其获奖项目大小来决定,更不是以舍得花大价钱给他树碑立传、修馆塑身能体现的。将赶浪潮、追时髦的方式来追捧文学,不仅领悟不到文学的真谛,反而是对文学的亵渎与扭曲。

  对此,莫言本人有着较为清醒的表现,“莫言反对家乡政府修缮其旧居,称劳民伤财”,在密不透风的众多凑趣式新闻中,这是一条让人眼前一亮的消息。同时他呼吁:“希望突如其来的‘莫言热’尽快冷却下来。 ”

  利:严肃文学再受关注

  当然,就严肃文学而言,对莫言的作品文本的研读热潮,却是利大于弊的,莫言获奖,无异于久旱逢甘霖,中国文学享受与读者的重逢,时间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回到了高密东北乡的土地与乡情,读者重温莫言的文学世界,回顾莫言的另一种人生;中国作家还享受鼓励,想像下一个莫言,庆幸莫言让世界了解了中国文学,期待莫言成为后来者走向世界的“护照”。

  此外,莫言获奖,对影视界对严肃文学的关注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经典的文学作品从来都是影视创作取之不竭的精神宝库。上世纪改编潮黄金时期时,莫言、余华、苏童的作品改编与王朔成犄角对立之势。前三位作家都在“文化输出”,让导演们借其强大的原创力在国际上获奖,让世界能够更加了解中国本土文化。王朔则独立支撑,挖掘都市生活,探索市井语言,雅俗共赏,对于国内影视市场来说,影响深远。但近期中国电影在严肃文学改编上多是扬短避长,少量尝试如最近的《白鹿原》也被对原著熟知的观众大呼“亵渎”。

  20多年前,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横空出世,但此后,令人尴尬的是,尽管莫言一系列高质量的长篇小说问世,但能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却无一部,迄今为止,除《红高粱》外,只有三部文学改编电影问世:《幸福时光》、《暖》、《白棉花》,均来自莫言早中期的中篇和短篇小说,电影评价也是毁誉参半。

  但莫言的此次获奖无疑会带动国内公众短暂地对文化精神方面的追求,纯文学改编即使不是将来电影创作的中心,至少也要弥补那些粗制滥造,不太会讲故事的导演的短板。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