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藏家收集1300多副石磨 欲建石磨博物馆(图)

2012年10月17日 10:52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李建国正将石磨按颜色、尺寸、图案、材质进行归类,用旧木材做成架子配成套,用作观赏展示。 刘炬 摄

  记者 刘炬

  石磨寓意“好事多磨”,就是告诉人们要经受得起生活的磨难;石磨也寓意“时来运转”,就是告诉人们在经受生活的挫折后凡事贵在坚持。湘潭的李建国耗时3年多,从全国各地收集了1300多副大小不同、材质各异的石磨,想要在湘潭的宝塔岭建一个公益性青少年励志教育基地,以这些石磨为展品来反映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昨日,记者慕名来到李建国这个别具一格的基地,听他讲述自己的“石磨情结”。

  偶然接触开始钟情石磨

  “我们乡下有句话,叫作‘麻石也有翻身日’,是告诉世人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沉得住气,都要看到风雨过后是彩虹。”李建国微笑着说。

  今年56岁的李建国,有着坎坷的人生经历。高中毕业后,他当过3年的村团支部书记,后又修过汽车,生产过防水材料,还创办过汽车贸易公司。在这些经历的基础上,李建国开始思索自己到底想要一个怎样的人生。

  2009年7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建国在江苏泰州如皋一个“长寿之村”欣赏到了200副石磨,村里人告诉他,这200副石磨都是从百岁老人的家中收集而来的。此后,李建国也开始了收集石磨。他告诉记者,自己收集的第一副石磨是从岳母手上淘到的。当时,乡下的岳母家有一副石磨,岳母已经答应了送给一位老师。李建国看到后,软磨硬泡地从岳母手上要到了这副石磨,而岳母只好另外新制了一副石磨送给那位老师。

  石磨是旧时身份的象征

  李建国介绍,在旧社会,只有家庭相对富有的人家才会有石磨。也就是说,能用得起石磨的才算是“大户人家”。最大的石磨要用牛拉,小一点的才是人推。从石磨的用材来看,以白麻为主,有少量青麻、黄麻、粗麻;用红麻作材质的不多,因为红麻的强度不够。

  辗转全国各地,李建国如今已收集到1300多副石磨。这些石磨中,直径达1.1米、重达300公斤的“石磨王”,外形宏大而奇特;而形状最小直径只有10厘米,可放在掌中把玩。“这些石磨的历史一般都在300年以上。”李建国告诉记者,从石磨的大小可以推断出其用途。形状大的是用来磨食物,形状中等的是用来磨中草药,形状小的是用来揉茶的。有的石磨根据麻石的纹路判断,还有许多图案。这些图案包括人物、雕花、动物、文字等。有的石磨上下两副合起来是一朵非常精美的荷花,堪称一件完美的工艺品。从这些图案也可以推断出当时石磨主人的生活情趣和家庭殷实程度等。

  正在筹建石磨博物馆

  李建国对这些承载着几代人心血的石磨情有独钟。3年来,他和弟弟一直在轮流守护这些石磨,哪怕是春节万家团圆的时候,他们也都与这些石磨为伴,而这纯粹是一种兴趣和爱好。

  目前,李建国正在筹备他的“石磨博物馆”。李建国告诉记者,他正将这1300多副石磨进行整理归类,对于品相一般的石磨,用来铺路;对于品相好的石磨进行陈列展示。用于展览的石磨将按颜色、尺寸、图案、材质等进行归类,用旧木材做成架子配成套。“这样做是为了让这些民俗的东西不失传,也为青少年增添一个接受传统国学教育和励志教育的好去处。”李建国说。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