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学者追思黄裳:秉承了中国文人的真性情

2012年10月19日 20: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参与互动(0)

  上海举行黄裳先生追思会,与会者评价黄裳先生——

  继承了老派文风 秉承了中国文人的真性情

  现今的当代文学研究,往往忽略老作家的当代写作,但以黄裳为代表的老辈作家,实则一直未停止创作,需要让他们回归当下的文学现场。“我始终认为能够代表中国散文最高水平的还是出现在这些老作家的创作群体里面”,10月9日,适逢黄裳先生逝世“五七”,“黄裳先生追思会”在上海举行,巴金研究专家周立民在追思会上呼吁关注“老作家创作群体在新时代的创作”。

  曾为黄裳先生同事的郑重先生进文汇报时,黄裳先生已经是被冷落之人。在“史无前例”的日子,黄裳遭了灭顶之灾,抄家、批判、隔离,然后被送到“五七干校”。即便在当时的大劫大难之中,他仍以平静的心情来写题跋,不了解内情的人,“还以为他是一个旅行者,到海滨度假呢”。“读题跋更能理解黄裳先生,黄先生说题跋是他的日记”。

  《黄裳文集》(上海书店出版社,6卷本)的编者刘绪源先生称,先生有两个时期影响最大:一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二是先生过世之后的这段时间。这与先生的文体有关,这是承袭自五四后期周作人、俞平伯等人代表的文风,较艰深,有内涵,是写给知识分子看的文章。当今这样的文风几近湮灭,而黄裳先生仍在用一种“过去的文体”写作,尤显珍贵。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汪成法认为,现在的很多大学生习惯了垃圾食品,反不懂欣赏精美菜肴。

  出版人陈麦青称赞先生对古籍有眼光,有自信,不像某些“藏书家”倚靠市场价来检验自己的藏书,先生是通过自己的赏玩,写作题跋,使得自己的藏书升值。追思会上,画家谢春彦带来了一幅凌晨4点就起床赶工完成的小型的黄裳肖像画,他在肖像画上赋诗一首,记叙与黄裳先生交往的点滴过往。其他嘉宾也纷纷谈起黄裳先生的一些轶事。作家顾村言说,大家坐在一起谈黄裳,是因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爱,黄裳先生是对老派文风的继承,更秉承了中国文人的真性情。 (记者 余传诗)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