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张艺谋:电影产业需要高票房 但不需要高泡沫(2)

2012年10月29日 10:5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奥斯卡”不是风向标,不应被神化

  “全世界在册的国际电影节有400多个,无论是美国‘奥斯卡’、法国‘戛纳’还是中国‘金鸡百花’,一帮电影人把自己做的‘菜’都带来相互‘尝尝’,就这么简单。”

  中国的第五代导演在国外拿了不少奖“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的片子,给了别人一个探察中国的窗口,蒙了几十年的厚厚铁幕,因为这些电影而有点儿打开的意思,全世界的眼光愿意看这个神秘之地的电影产物,人家对我们的电影高看一眼。你不深刻人家都说你深刻。这是个历史背景。”张艺谋说。

  渐渐地,“奥斯卡”“金棕榈”“金熊”“金狮”……这些知名世界电影大奖屡屡见诸报端,不少国人对国际电影节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式:世界电影节水平高得不得了,影片一旦斩获国际大奖,就意味着引领世界电影的潮流。

  “‘奥斯卡’们不是中国电影的风向标,而是各国电影人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它不应被神化。”张艺谋多次担任国际电影节评委,也多次荣获国际电影大奖,但他对国际奖项有自己的理解“全世界在册的国际电影节有400多个,无论是美国‘奥斯卡’、法国‘戛纳’还是中国‘金鸡百花’,一帮电影人把自己做的‘菜’都带来相互‘尝尝’,就这么简单。”

  正因为此,越来越多的年轻电影人融入世界电影节的氛围中:贾樟柯、王小帅、韩杰等新一代导演崭露头角,《三峡好人》、《H ello!树先生》等影片获得国际大奖。“拿着自己的作品去展览、交流、学习,不仅能提高影片的国际上座率,更能扩大导演自身品牌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张艺谋说。

  “今天到国外拿奖不那么容易,因为中国不可能永远是热点,会降温。”张艺谋认为,苦难深重的中东地区和局部战争、恐怖活动频发之地,这些题材在苦难的背景下很有力量,既有时代感和时效性,更有历史厚重感。

  从《英雄》到《十面埋伏》,从《山楂树之恋》到《金陵十三钗》,媒体总把“冲奥”这个词放在张艺谋身上,让他很无奈。“好像我老当益壮,端着枪冲着奥斯卡就去了,誓不罢休!”张艺谋调侃道,“我早就过了得奖的岁数,现在完全不是获奖的重点。”

  对于导演“冲奥”的话题,张艺谋觉得别把这太当回事儿“题材偏好、拍摄上映周期、评委会成员和主席的背景、上几届获奖影片对本届获奖作品的影响和限制……你算不过来,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你掌控不了。”

  电影产业要发展,文学是母体

  “没有好的文学基础和文学群落,没有层出不穷的优秀文学作品,电影想繁荣,门儿都没有。”

  “票房为王”也好,“奥斯卡折戟”也罢,金钱与名利的背后透着中国电影的浮躁,而作为电影之源的剧本,也因此陷入空前尴尬的“创作荒”,究竟还有多少真诚的作家在静心创作?还剩多少“莫言”能解电影剧本之惑?

  1988年,《红高粱》在柏林一举拿下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首次登上国际舞台。张艺谋直言:“首先要感谢《红高粱》小说的作者———莫言。”

  20多年后的今天,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张艺谋闻后激动不已“电影和文学,实际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好小说、好文学作品是电影的基础。”

  在张艺谋拍《红高粱》那个年代,每年都有文学的“重磅炸弹”,一部部出色的小说被改编搬上银幕,还没拍完,新的惊喜又来了。“文学繁荣,好剧本就接踵而至,好电影就层出不穷。”张艺谋说,文学作品兴盛,像一个盛大的集市,作为厨师的他行走其中,感觉可以入菜的东西实在太多,只担心自己做不过来。

  “我对优秀作家很钦佩,莫言、余华、苏童、刘恒、严歌苓等,早些年,他们的作品一出来,我第一时间跟他们交流。”张艺谋回忆道,他跟作家刘恒合作过《菊豆》《秋菊打官司》和《金陵十三钗》三部戏。“刘恒主动为剧中的每个重要人物写小传,以求演员能真实、生动塑造人物形象,他是我看到最严谨的有现实主义功底的作家。”

  遗憾的是,当前的电影文学已不再具备当年的影响力。“这个时代,像《红高粱》这类的作品太少了。”张艺谋说,他偏爱有力量的作品“可好剧本青黄不接,让我不得不接受优秀小说凋敝的事实。”

  张艺谋一直认为,电影产业要发展,文学是母体。“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没有好的文学基础和文学群落,没有层出不穷的优秀文学作品,电影想繁荣,门儿都没有。”

  以《三枪拍案惊奇》为例,张艺谋觉得演员很用功、演技也精湛、各部门都很努力、自己也废寝忘食,可依旧回天无力。“原因很简单,折在剧本上。我用了八个月拍摄的辛苦,换回一句最平常的道理:‘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电影剧本的“创作荒”,其实缘于一种讨好与迎合。当前的一些作者,把电影装进脑袋里,边创作边讨好导演、边迎合影视剧拍摄,结果“脚踩两只船”,破坏了小说的纯洁性。

  “再往深了说,其实是一些作家并不具备真诚的创作状态,而是把它当工具、当赚钱的手段。”张艺谋说,作家群落本就不大,一时跟不上电影产业发展的巨大需求,“结果是新手、老手、小混混都能当作家,鱼龙混杂,剧本的产量高了,可质量糙了。”

  不过,张艺谋坦言,好剧本青黄不接或粗制滥造,不是哪个人的问题,也不是搞个制度就能解决,而是必经阶段“文学已回到他的轨道中来:忙时吃干,闲时喝稀,娱乐时代算是闲时,兑点水,正常!”

  产业发展的最大软肋是“技术革新”

  “目前,我国各大电影节对科技奖项的设置少得可怜,很多电影投资方、发行方为腾出广告时间,将片头片尾字幕滚得飞快,幕后的科技人员连自己的名字都找不着。”张艺谋感叹“在这种境遇下,又有多少人会甘愿寂寞搞技术?”

  中国目前是电影大国,但实现电影强国的目标任重道远。有人说,高科技是美国电影的“金箍棒”,而中国电影就像中国足球,现在不缺钱,缺技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最大软肋是“技术革新”。

  在张艺谋看来,别说技术革新,就连队伍的专业性都不达标:“一个人头天还在补鞋,第二天就能上片场干这干那,结果导演必须分神去指导、纠正。”他说,可以用三个字形容他在片场的工作状态———“婆婆妈妈”“拖拖拉拉“连滚带爬”。

  以摄影师为例,这是个要求专业功底非常扎实的工种,“每次喊‘预备’前,我都要提醒摄影助理确认几个问题。”张艺谋说“现实情况是,一场戏拍摄完毕,摄影师白着脸对我说还得重拍一遍,我就知道多半是这几件事儿没做好、不专业。”

  近年来,不少电影企业陆续引进世界顶尖的电影高科技产品。但是,由于不少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对拥有几千种功能的进口设备,最多只能利用不到几百个,最终只能高薪聘请国外技术顾问协助,造成拍摄成本猛增和资源的极大浪费。

  张艺谋认为,“明星效应”的速成模式成为当前电影圈的“培养机制”,浮躁的娱乐心态淹没了电影严谨、细致的专业性和技术革新的氛围,报考“表演”的人数远超“摄影“摄像“数字合成”等电影科技专业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目前,我国各大电影节对科技奖项的设置少得可怜,很多电影投资方、发行方为腾出广告时间,将片头片尾字幕滚得飞快,幕后的科技人员连自己的名字都找不着。”张艺谋感叹,“在这种境遇下,又有多少人会甘愿寂寞搞技术?”

  中国电影技术革新的根本在于电影科技人才培养,关键是影视院校在教学科目设置、师资力量引进、国际交流项目等方面要同步改革,才能培养出高精尖电影科技人才。

  此外,张艺谋认为,电影是一种创意产业,核心是人的思想,从创作到发行都充满着创新思维,创意成本很高,因此,用立法手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电影技术革新的有力保障。

  回归,中国电影未来的主题

  “中国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回归到踏踏实实的人才培养和技术革新,‘票房至上’的短视,会扼杀电影的文化内涵!”

  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铁道部‘天价宣传片’”事件和“与张伟平分道扬镳”的新闻,让张艺谋陷入空前的舆论漩涡。直到现在,他还在反思:“浮躁?”“裹挟?”“委屈?“无奈?”……

  “无论如何,我现在最需要两个字———回归!”张艺谋说,对于宣传片250万元的酬劳,虽然并不违法,但他已经想好,要么归还有关部门,要么捐赠给电影院校作为教学基金。

  对于下一阶段的工作,张艺谋的目标也很简单:“和年青一代导演拼票房,那不现实;对新签约公司的选择,不想成为他们的‘摇钱树’;我希望回归,有一个和谐的创作环境,尽量不受太多制约、干扰和裹挟,提炼自己所有的能量,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拍几部自己喜欢的题材。”

  中国电影产业,正需要“张艺谋”式的回归。为承诺履行W T O裁决,我国已于2011年3月对美国加大开放电影等娱乐产品市场,进口大片抢占中国市场的疯狂期来了。

  国家广电总局的数据显示:2012上半年,进口影片票房同比增长约90%,而国产影片同比下降4.3%,出现近年来罕见的负增长。预计2012年全年进口影片票房在时隔八年后将再次超越国产影片。

  “我们是否已构建主旋律片、商业片、艺术片等多类电影市场份额的宏观调控机制?”“影视传媒公司是否转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契合点?”“电影创作者能否把有思想深度的故事,用现代化手段展现得富有激情、令人感动?”……张艺谋一连串高声发问后说,“中国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回归到踏踏实实的人才培养和技术革新‘票房至上’的短视,会扼杀电影的文化内涵!”

  采访期间,张艺谋欣闻自己荣获印度孟买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名也有了、利也有了,你还想怎样?”他说,他真正的梦想,还是一如既往地回归现实“找个好剧本,有个好团队,拍一部真正的佳作,过瘾!”

  (方希女士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于晓】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