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河北黄骅古老技艺“排船”将申报非遗(图)

2012年10月29日 13:58 来源:燕赵都市报 参与互动(0)
河北黄骅古老技艺“排船”将申报非遗(图)

  本报驻沧州记者 李家伟 通讯员 胡晓磊 文/图

  这里是黄骅市的一个典型的渔村——— 南排河镇大辛堡村。今年58岁的村民杨明华就是这个渔村里的一位普通渔民,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杨明华从其爷爷那辈儿开始算起,如今已经祖孙四代在传承着一种古老的技艺———“排船”。排船就是手工制造以风力驱动的木船,其实在几十年前海边的渔民们还都靠着这样的船养家糊口,世代相传。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木船成了铁壳船,曾经的桨声帆影被隆隆的机器声所取代。但令人感佩的是,这个家族仍在顽强地坚守着这份传承。如今,当地的文化部门已经对杨明华“排船”技艺展开深入调研,准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祖孙四代都是排船师

  在黄骅当地海边渔村里,人们习惯于把制造渔船的整个过程称为“排船”,而排船的师傅更是备受渔民尊重。因为渔民主要以水上捕捞作业为主,船就是他们在海上的一个漂浮的“房子”。船的好坏,影响着渔民在海上的营生和安全。

  新中国成立前,杨明华的爷爷杨少容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造船师,经常带着几个手艺人到外地排船。后来父亲杨景辉又学会了排船手艺,慢慢也独当一面,带着几个木工去外地排船,有时一去就是二十天或一个月。从16岁起,杨明华就跟随父亲在海边河滩上开始了他排船的生活。“我最早是学划船线,也就是直接学的当师傅。”杨明华笑着回忆说,当时,排船所用的木板先由排船师傅画线,然后按照要求,工人先将木板切割进行分类,然后将部分需要做船头的板材施以外力重压弯曲,再用各种钉子拼合,就这样,一艘木船在排船师傅的锤敲斧凿中诞生了。

  杨明华说,“当年我们排船,根本没有图纸,就是听排船师傅的指挥。”排了几十年的船,杨明华已完全凭借经验,在头脑中勾勒出图纸,计算所需木料的尺寸。杨明华说,自己从年轻时排船,大小船共排了100多艘,最小的有3米多,最大的有20多米。

  技艺在口传心授中传承,经验在岁月打磨下日渐丰富。杨明华从一名木工成长为排船师傅。他说,“到我是师傅的时候就都‘单干’了。”他就和村里的手艺人成立一个小队去外村各地排船。“因为我家是祖传世家排船,有些慕名来排船的人都找上门来。”杨明华自豪地告诉记者,“当时工人一天30元,我一天有70元的工钱呢!”

  从爷爷到父亲到自己,再到自己的儿子,如今,这个海边的渔民家族对排船技艺已是四代传承。

  “老师傅”的“排船经”

  这份传承并非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言传身教。除此之外,更有世代流传下来的“船谱”和其他种种与排船相关的数据、资料。在杨明华眼里,这些可都是“宝贝”,也是排船这门技艺得以传承的重要资料。不久前,经过郑重思考,他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将这些资料献给国家。在他眼里,只有这样才最“保险”。

  而一旦说起排船,58岁的杨明华就会立时兴奋起来。他说,对于一个排船的“师傅”来说,最关键、最重要,同时也最难的是三个方面。一个是搞预算。搞预算就是说当一听要排多大的船时,“师傅”能够在心里迅速根据经验算出一个大体的预算来,比如大约需要多少木材、桐油,需要多少木工之类的。第二个方面是挑木材。这里面学问就大了。杨明华说,对于排出来的风船来说,船外面的木材要“硬”,耐磨经撞,其他部位的木材则要浮力大。而在具体挑选时,为了节省木料尽可能挑选一些“带弯儿”的,这些木头长在林子外头。但在挑选木料时,要选长在树身东面或北面的木料,而不要选择南面和西面的,因为那两面的木料“脆”。离火车道近的木头不能要,烂心的木头不能要。除此之外,出海打鱼从古时起就有很大的危险性,所以人们都很在乎吉利,因此一种“相思树”绝对不能要。“相思树”就是两棵树离得太近,最后都快长成一棵了,这样的木材“师傅”决不会选。第三个方面是掌握风能数据。杨明华说,这些数据对于一艘船来说太重要了,涉及船的安全和速度,这帆安得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而这里面的学问全靠“师傅”来掌握。说到这话,杨明华充满了自豪,“我们家里的‘船谱’从清朝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都有!”

  当然,除了这些技术层面的经验以外,对于杨明华来说,排船时最重要的是一份敬畏心。他说,排船师必须要懂得航海,他是16岁就上船出海的,而他的儿子杨文俊则是18岁时就拿到了船长证。这片大海包含了海边渔民世世代代的希望与疼痛,靠着它活,也被它吞噬了许多生命。而一艘船,则系着了一条条生命和一个个家庭。

  古老技艺的消失与传承

  古老的排船技艺造出一艘艘渔船,承载着一代代渔民的生活和希望。那些古老的传统和手艺在杨明华的心里带着一种神圣的光辉。他说,这里面学问太大了,别的不说,排船时就有“北斗七星”,“北斗”是舵,“七星”则是用来控制风帆的一个部件,上面有7个眼儿穿过14根绳。这些蕴含了中国古典味道的理念和技术在排船时处处可见。

  但时代在变迁。杨明华说,30多年前,风船被机船所取代,从此隆隆的机器声代替了桨声帆影。人类在对机器的依赖中完成了这场转变。后来,铁壳船又开始大量出现,天气预报取代了原先渔民们世代相传的种种古老谚语,船上的现代设备开始增多,不再完全依赖着船长的经验来完成对一艘船的指挥。就这样,“排船”开始慢慢走出当地人们的视野。

  和其他所有曾经存在后来又逐渐消失的技艺一样,排船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杨明华也经受住了现实与心理的双重挤轧,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了坚守。

  这种坚守首先是对家族传统的一种发自肺腑的尊重。杨明华对记者说,从爷爷那时起,排船就是这个家族的骄傲。爷爷是专门到外地学会的排船,在当地沿海是“头一份儿”。这种从爷爷到父亲,从父亲到自己的传承本身就是一种“命令”:不能失传。“更何况老人们曾经说起过,别让后人们失掉这门手艺。”杨明华说,正是遵循着这样的教诲,他才像祖父、父亲当年那样,将技艺有意识地传给自己的儿子杨文俊。

  2010年的一天,一位老乡找到杨明华说,他表弟想制作一艘小船,打算划着到海边捞点鱼虾。他们雇了几位木工来干活,而杨明华只负责指挥。“我先在脑子中设计了个样子。”杨明华说,他制作的那船是一艘不带风帆的小船,是一种很古老的船。“其实,那也称不上是船,应该就是小舢板,或者是一叶扁舟吧。不过,这艘小船的样式非常好看。”杨明华先在木料上把线条画好,然后指挥着人们开始精雕细琢起来。四五天起早贪黑的忙碌过后,一艘漂亮的小船诞生了,精湛的技艺让人们都不禁为之叹服。

  不久后,北京故宫博物院派人到处搜集民间手工精品,在黄骅发现了杨明华制作的这艘小船。专家们眼前一亮,随后就想方设法地把小船运去了首都。“没想到啊,就是那么一艘小木船,竟然被北京故宫博物院给要走了!”说到这里,杨明华脸上绽放了自豪的笑容。

  父子联手再排船

  杨明华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他将自己经营多年的一个海鲜超市交给儿子杨文俊经营,而他则不管是生意还是排船都“光动嘴了”。

  杨文俊说,从他十多岁时,父亲就让他跟着学排船。父亲要求他先学会木工,为排船打好基础,然后手把手教他排船技艺要领。不久前,杨文俊在父亲的指导下,花了20多天的时间,排了一艘长6米、宽3米的木船。

  那天的场景让人难忘。“把帆打起来!这是缩小版的木船,它是靠风力行驶的,既环保又节能!”船排好以后,杨明华和儿子站在船上,打起帆给大伙儿看。这种木船的锚和舵都是按老样式做的。船上还有老式的船长室和船员休息室。

  说起这艘木船上各个部件的名称和用途,杨明华站在木船上大声地向岸边的人们比划。他说,刚排好的这只木船是完全按照古代木船的原始造型制作的,船上的零部件共有80多种。各个部件的名称,杨明华都如数家珍。他让儿子完全按照排古风船的工序,下料、整料、铺底、钉帮、隔舱、树桅、挂帆、安舵、锁口等,缺一不可。最后,还要将麻绳塞入船体的缝隙,再用筛过的生石灰和桐油搅拌成团填充船缝抹平,再刷上桐油漆,木船就制作成功了。

  为什么要排这样一艘船呢?杨明华当然有他自己的考虑。他说,排船不是做模型。儿子的手艺在他眼里还没有完全过关,所以他需要给儿子提供这样一种“实战”的机会,增加排船的经验。另外,据杨明华介绍,虽说排船技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现在也有人意识到了风船的好处——— 不使用机器,环保又干净。所以,好多与养殖、旅游有关的单位也开始需要排船了。这让杨明华感觉到,自己家族传承的这门技艺,还有着广阔的存在空间,不会彻底消失。

  而杨文俊则告诉记者,他跟随父亲学习排船根本没考虑经济因素。“这不是用钱来衡量的事儿。”这位淳朴的渔家汉子说,这是祖传的手艺,传下去是责任,而不能先想这能不能挣钱。

  不久前,黄骅当地文化部门找到了杨明华。工作人员进行了专业的调查,“还拍了光盘呢!”他们要整理杨明华的排船技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给杨明华吃了一颗“定心丸”:只要国家来管,这门手艺就丢不了了!“我有两个孙子,一个外孙子。”杨明华满含幸福地说。在他看来,家族的排船技艺还会继续传承下去。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