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986年诺奖得主索因卡:诺奖越来越被神话

2012年10月30日 11:25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诺奖相关人士相继来华

  诺奖热给了中国读者透视诺奖的机会———

  本报讯 应中国社科院外文所之邀,尼日利亚作家、198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勒·索因卡于昨日开启“访华之旅”。他在中国社科院做了主题演讲《非洲半个世纪的复兴之路》,并与陈众议、许金龙、陈晓明、张悦然等中国学者和作家座谈。

 关于诺奖:“对一个穷作家而言,钱才是重要的”

  作为非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不可避免地被问及诺奖问题。昨天,索因卡称,当年获诺奖,自己家乡也有大规模庆祝。但这些让他感觉“有所不适”。“多年来,诺奖被神话了,而且越来越被神话。”其实,这也就是“我获过的诸多奖项中的一个,是对作家角色的一种认可,如此而已。”他“期待作家能在社会生活中拥有恰当的位置”。

  索因卡现场“打趣”道:“对一个穷作家而言,钱才是重要的。”据介绍,当年他获得的诺奖奖金,消失得非常快,跟一般“穷人暴富”之后的剧情并无太大差异。用那笔奖金,索因卡兑现了“一个房子的梦想”,让各路作家有了退思之所,“当然,我的葡萄酒收藏规模也增大了”。

  ■政治,只是作家写作的众多题材之一

  索因卡表示,得诺贝尔奖之前,自己已不单单是一个剧作家,而是以政治活动家的身份,参与了很多剧院事务,这让他对世界已有了更深厚的了解,但“诺奖颁给我”让他对人性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就作家和政治的关系,索因卡表示,政治,只是作家写作的众多题材之一。但因为政治所涉甚广,难免对群体及个人的存在状态有所影响。作家,作为人生存状态的关切者,笔触所及,难免会与政治有一定瓜葛。

  ■熟悉中国文学

  索因卡,1934年出生于尼日利亚,后又赴英学习英国文学、戏剧,并在西方开始自己的戏剧之路。但博采西方文学之长的索因卡昨天强调,他对中国文学是熟悉的:“在我的学生时期,以及此后的文学研究中,我都对中国文学两千年的传统及现状多有涉猎。在大学担任文学系主任时,为了扩大学生视野,我们将教学范围从殖民地文学扩展到亚洲文学,包括中国文学、日本文学。”

  索因卡10月31日将在北京大学演讲;11月2日在苏州国际写作中心作演讲;11月4日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作家论坛”。

  小资料

  索因卡其人

  索因卡写诗歌、写小说,主要成就体现于剧本创作,被瑞典文学院称为“英语戏剧界最富有诗意的剧作家之一”。 曾师从莎士比亚专家乔治·威尔逊·奈特专攻戏剧,并广泛涉猎布莱希特、贝克特等戏剧大师的作品。其戏剧创作大致分为两个时期,1960年以前的作品多为喜剧,它们风格简约、明朗,富于幽默与讽刺,其间的主要作品之一《雄狮与宝石》,10月31日将被搬上北大的舞台。

  1960年之后,索因卡风格逐渐转入低沉、隐晦、荒诞,但讽刺更加辛辣;特别是《路》、《疯子和专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被称为非洲荒诞派戏剧杰作。索因卡的代表剧作还包括《死亡和国王的马夫》和《未来学家的安魂曲》。索因卡“以其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富有诗情画意的遐想影响了当代戏剧”,而获得198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他 “以远离现实的方式来处理贴近现实的社会政治问题”,被誉为“英语非洲现代戏剧之父”。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