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史依弘:比起死抱着传统,更希望和京剧一起向前走

2012年11月02日 09:47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上海京剧院的梅派大青衣史依弘是属于少年得志的梨园中人。 22岁,大多数人职业生涯起步的年纪,她已拿下了中国戏曲界最高奖项“梅花奖”和“白玉兰”。

  出名是要趁早。可早早攀上了巅峰,接下来的人生该往哪儿走? “假如冲着名利和别人眼光的话,我拿奖以后就可以什么都不干了。”史依弘说,“但正是因为这些东西来得早,我反而对名利都不执着了,艺术视野也豁然开朗。”

  心中没有条条框框约束的史依弘,在迄今近20年的创作演出生涯中,赢得了大量赞美,也受到了不少争议。 “我做的一切努力与尝试都不会脱离京剧,因为离开了京剧我什么也不是。但比起死抱着传统,我更希望能和京剧艺术一起向前走。 ”

  声乐老师教出梅派青衣

  史依弘从小学习武术和体操。几次受伤后,她被推荐去考戏校。模样正、功底好,再加上天生的表演天赋,10岁的史依弘顺利通过了“百里挑一”的选拔,进入了上海戏曲学校。她师从张美娟以武旦开蒙,14岁时就以一出《虹桥赠珠》在舞台上崭露头角。

  1985年,一直为史依弘的嗓子暗暗担心的张美娟,把她带到声乐老师卢文勤家。卢文勤青年时期拜了王少卿,后逐渐研究总结了一套梅派发声的理论方法。听史依弘唱了两段后,卢文勤说,你把她交给我,我能还你一个优秀的梅派青衣。张美娟喜上眉梢:真能让她有嗓子就太好了,毕竟武的长久不了。

  此后,史依弘一边跟张美娟学武戏,一边随卢文勤学习发声。在她印象里,卢文勤是个脾气颇怪的“老头子”:上声乐课,他从不开口唱,只是让她一遍遍听梅兰芳的录音,一句唱能讲半个学期;翻京剧杂志,他对着众名家的定妆照拷问史依弘,到底谁扮出了人物的气质;看电视听广播里的名家唱段,他让史依弘点评谁唱得好,为什么好。 “那时候我还小,理所当然地说名家总归唱得都好,结果卢老师嗤之以鼻。”史依弘回忆,当时自己不服气地顶嘴:“你光给别人挑刺,自己怎么不唱来听听!”没想到卢文勤一本正经地说:“我唱的,哪有资格让你学?你就得听梅兰芳的。眼低了,手肯定高不了! ”

  就这样风雨无阻学了十几年,史依弘出落成一个真正的梅派青衣,也培养出了艺术眼光与自信。她记得刚登台的日子,许多人诟病她 “派头像武旦不像青衣”“唱戏嘴里没字儿”等。而卢文勤听了她的转述,说出了她一生铭记在心、此后不断被证实的话:“可能现在很多人觉得你平凡,总有一天你遇到懂的人,他会视你若珍宝。 ”

  我觉得自己不像圈内人

  特殊的成长经历,让史依弘有了些“特立独行”的气质。她甚至开玩笑认为,自己一直都不像个“圈内人”。“张美娟与卢文勤两位老师,在艺术态度上非常开明,更没有拿圈里的陋习来约束我。我感到非常幸运。”走进社会,史依弘赫然发现,许多年纪轻轻的同行们,观念却陈旧得让她咋舌:“常常看到一个青年演员,因为被人夸演戏像他的老师而沾沾自喜。那一招一式,是他老师的理解,他只是依样画葫芦,在台上根本没思考、没灵魂。这有什么可喜的? ”

  成名后,许多梅派的名家都向史依弘伸出过橄榄枝,但她没有拜入任何一位门下。很多人问她,为何不拜名师,也好归了梅派的正统。史依弘答:“很多人拜师是希望在艺术上破瓶颈、拓视野。我虽没有拜师,但一路走来却深受诸多老师的赏识与帮助,他们中的一些人拿我当亲闺女,恨不得我超越他。这样的缘分,不是我靠磕头、交学费能够得来的。珍惜现有的,我就非常满足了。 ”

  不墨守成规的史依弘,在许多创新之作中表现了自己敢想敢做的艺术态度。十几年来,她出演过新编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中的宫女寇珠、现代戏《映山红》中的女共产党员梁玉梅、交响京剧《大唐贵妃》中的杨玉环、谭盾的交响音乐京剧《门》等,无一不给观众留下了“非她莫属”的深刻印象。近年来,她更是大胆出演了改变自雨果名著 《巴黎圣母院》的新编京剧《情殇钟楼》,这位穿红裙唱京剧的“艾斯米拉达”住进了许多中外观众的心……

  最不被观众原谅的年纪

  最近,史依弘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出了11月在逸夫舞台的演出信息,并称其中的《宇宙锋》《穆柯寨》是她最喜欢的戏。消息一出,立刻有网友质疑:小二十年没演的戏,还敢说是你最喜欢的?

  对此,史依弘只能无奈地叹一口气。 “如今戏曲演员的演出机会真是少之又少,我们心里也急。掐指算算,这么多年来,我最忙的年份也演不过30场。”不满足光躺着接任务,史依弘也想过挑班单干。 “后来看了张军、王瑜的经历,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要处理各种人和事,还没等上台,嗓子就已经哑了。 ”

  前年,史依弘的台湾朋友林恺给她看了梅派名旦顾正秋演唱的程派戏《锁麟囊》。再三考量后,史依弘接下了这个戏。她向程派名家李文敏学习,还向好友张火丁请教,2011年在京沪两地的演出均引起了轰动。赞誉之外,如程派名家李世济及不少戏迷也提出批评,认为史依弘唱得不像程派,而梅派唱《锁麟囊》更是对程派的不尊重。一波未平,一波再起。今年6月,史依弘又与“昆曲王子”张军搭档演出了2012版昆曲《牡丹亭》,引来了更多毁誉参半的争议。时过境迁,史依弘谈起这两个“大动作”十分感慨:“三四十岁的年龄,是一个戏曲演员最好的年华,但也是最不容易被观众原谅的年华。演得少了,观众会说我们混日子;唱得不好,就会有人诟病我们不练功;光吃老本,会有声音说我们对艺术没想法;搞了新戏,又有一堆人骂我们糟蹋传统……但我不后悔演了 《锁麟囊》《牡丹亭》。我知道有人会骂,但我也看到了更多新观众由此接触并喜欢上戏曲。我不希望老了后,后悔自己年轻时没有大胆尝试过。 ”

  京剧是一门唯美的艺术

  因为近两年来频频有新的创作,史依弘很快又被说成是“只会演新戏的京剧演员”。对此,她毫不犹豫地用事实予以反击。除了下月中旬在逸夫舞台演出《昭君出塞》《御碑亭》《宇宙锋》《穆柯寨》外,明年1月,她在国家大剧院将连续5天演出全本《穆桂英》、全本《白蛇传》、昆曲《贩马记》、昆曲《牡丹亭》及京剧《玉堂春》。一个上海的京剧演员,连续5天以传统戏在京“打擂”,如此的行为和胆识,多少年来都少有了。

  但就算是传统戏,史依弘的想法依然独特。 “挑选11月演出的剧目时,我选中了《御碑亭》。这个戏没什么人演了,因为整场唱腔都是大段的摇板和散板,零零碎碎,演员很容易吃力却得不到叫好。但我依然想把这个戏分享给观众,因为剧情实在是太好玩了! ”史依弘眼睛亮了起来,“谁说没有叫好点的戏就一定不好看?京剧也讲究入木三分的人物塑造、跌宕起伏的剧情,一样可以牢牢锁住观众的目光。 ”

  在史依弘的脑海里,新念头从来没停过。“我和我的制作团队打算明年尝试将上海味道和西装旗袍放在京剧里,剧本初步锁定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这个在不少人眼里有点天方夜谭的构想,在史依弘看来却很平常。“我不觉得我要给自己定什么局限,跨流派、跨剧种甚至是演外国戏的尝试,梅兰芳时代可以,为什么现在反而不可以了?京剧是要靠一代代演员和观众传下去的。我时常在想,一个从没接触过京剧的新观众走进剧场,他的脑海里是不会产生各流派有什么区别这种想法的。他最直观的感受是你这个艺术美不美。京剧是唯美的艺术,如果当下都没什么人认为它是美的,其他的还谈什么呢? ”

  记者 李峥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