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余秋雨: 谢晋巴金黄佐临用生命轨迹诠释文化

2012年11月02日 15:07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余秋雨之所以有新作《何谓文化》,是因为他以前在海内外讲课的时候,都经常会被人家问起:“何谓文化?”越是到现在,这样的问题就越明显,大家很希望有一个文化人来讲讲:到底什么是文化。

  余秋雨说自己很努力地想过这个问题的答案,他觉得最好的答案呢,就是一群已经离开的我们的文化巨匠,他们用生命对这个问题做了最好的回答,诸如谢晋、巴金、黄佐临。于是,余秋雨讲述了这样三段故事。

  巴金

  说真话的呼唤

  巴金活到了100多岁。巴金为人朴实,他不是闯将,也不是会高声呐喊的人,他用温和的眼光,坚持着社会主义的原则。在五四运动以后,他坚持人道主义、坚持自由。而在19年以后,他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批判一些“棍子”,这些“棍子”包括姚文元、张春桥这些人;另一件是在他晚年的时候,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刻,他呼唤大家“说真话”。巴金有一部书就叫《说真话》,他呼吁自由、呼吁人道。在五四爱国运动之后,像巴金这样的人和事就构成了文化,并给我们留下了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谢晋

  一扇门的文化

  谢晋是大家熟悉的导演。他的家庭里有三个智商有缺陷的孩子,其中一个每天都在透过门孔向外看,等待着爸爸回家。由于每天都趴在门孔上,他的眉毛都磨光了。我听后觉得很感动,对谢导说:“这扇门就是文化。即使门在关闭的时候,也会从门孔透出一丝亮光;透过门孔,让大家看到世间的风光、人性的风光。而你呢,就像你的儿子一样,不离不弃的守着这一点亮光。”大家想想,谢晋导演的一生拍摄了那么多精彩的电影,而当他每天晚上回家的时候,却还要面对这样一个家庭。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个高大而疲惫的背影。我曾在书中写道:我们经常会流泪,但是这个流泪不是基于同情,是出于仰望,这才是真正的、了不起的文化人。他把一个精神混乱的漩涡变成了一个人道主义的圣殿,这就是谢晋导演。

  黄佐临

  黑色背景下的艺术

  可能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知道黄佐临,他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位萧伯纳的学生。萧伯纳是欧洲的文化大师。黄佐临先生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就是1937年7月10日,抗日战争爆发3天就从英国回来。在临走之前,黄佐临先生曾去找过萧伯纳,萧伯纳以为,黄佐临先生是因为自己的国家发生了战争,想留在英国而去找他的,但是黄佐临却是为了回国来的,并且在临别的时候说:“我们中国人遇到这种国破家亡的事情,一定要回去。”这叫“赴国难”,黄佐临先生就这样回来了。回国后,他居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上海的“孤岛时期”,创造了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我们所喜欢的老演员都是他带出来的。这让我们感觉到在战争时期,文化也可以表现出它们的“尊严”,我觉得黄佐临很了不起,所以我书里写道:“最好的艺术的背景应该是黑色,而不是金色。”他就是在黑色的环境下,依然创作出那么好的艺术来。在1949年后的“极左时期”,黄佐临先生又提出了“三大戏剧体系观”的主张,并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写意戏剧体系观的主张”。这是轰动世界戏剧界的成果,这一点也证明了,就算在困难时期,哪怕是在“左倾”时期,文化也有声音,也有作为。这就是我从黄佐临先生那得到的回答。

  后语

  余秋雨说,文化其实都在我们自己的身上,每个人都是文化人,你只要闪现出一个非常好的文化风范的话,周边也会受到你的影响。为什么前面我会讲到谢晋、巴金、黄佐临、章培恒这些人,因为他们的文化风范让我们怀念不已。一个人有时候因为自己的文化可以影响学生、朋友、子女……可以影响很多人,所以这些不一定要靠领导的号召,我们自己一点点的传播,靠我们的媒体人。我很少看到有哪一个国家的文化是靠上面的号召而做起来的。

【编辑:于晓】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