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蜀道难"已不再 线路有望进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2年11月06日 11:36 来源:成都日报 参与互动(0)

  10月25日,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情况通报会在成都召开。据了解,蜀道文化线路有望纳入即将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而届时古蜀道沿线的擂鼓寨遗址、阆中观音寺、鹤鸣山道教石窟寺及石刻等12处文化遗产也将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巍巍蜀道,绵延千年。作为我省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蜀道是古代连接中原和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桥梁,更是如今研究古蜀文化、三国文化的重要文化载体。挖掘蜀道价值,不仅是四川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将成为推动四川经济高地建设的动力引擎。蜀道申遗,实至名归。

  苍翠环抱 蜀道悠悠憩千年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古人对它的咏叹;“蜀道真如天,江行万山间”,这是今人对它的吟唱。3000多年前,因蜀地山峦起伏环绕,险峰陡若飞瀑,直泻渊底,与外界沟通极为不便,古蜀人筑起蜀道,完成了世界的一个奇迹。

  史料显示,蜀道在中国古代特指由关中通往汉中,及由汉中通往巴蜀的陆路交通干道,即今天始于陕西关中平原的长安,止于四川成都的陕川驿道,是穿越秦巴山地修筑的一条道路。包括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傥骆道(堂光道)、金牛道、米仓道、五尺道等。

  据了解,古蜀道是历朝历代政治中心京都通往西南地区乃至西南邻国最为重要的通道,而一直到民国以前,蜀道都作为巴蜀地区与外界相通相融的重要纽带被使用。如今,历经3000多年风霜,蜀道仍然如一笔遒劲有力的笔画,深深印刻在四川葱茏灵秀的山川之间,成为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更成为四川人民的骄傲。

  2009年,是古蜀道重新焕发生命的一年。

  2009年1月,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十多所高校专家组成6个课题调研组对蜀道进行深入考察;3月,专家们提出古蜀道沿线城市联合申遗的建议;6月,全国政协委托四川省、陕西省政协和文物、旅游部门在西安共商蜀道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工作;7月28日,郑孝燮、罗哲文、阮仪三、刘魁立、谢凝高、舒乙、葛剑雄、郑时龄、王景惠9名专家联合发出《关于中国蜀道文化线路整体保护及联合申遗的公开信》。

  2009年11月11日,“2009中国蜀道·广元国际论坛”会议在四川广元市召开。论坛以“中国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为主题,讨论了“世界遗产与中国文化线路、蜀道的文化遗产价值、蜀道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文化线路的保护规划、蜀道文化线路与文化继承、蜀道文化线路总体研究报告”等议题,正式揭开了中国蜀道的申遗序幕。

  今年7月,国家文物局组织文化遗产专家组,对蜀道文化线路(四川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评估。据了解,专家组对蜀道文化线路的重要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认为蜀道文化线路沿线的遗址遗迹保存较好,对蜀道文化线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管理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10月25日召开的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情况通报会上,记者了解到,蜀道文化线路将有望被纳入即将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而届时古蜀道沿线的擂鼓寨遗址、阆中观音寺、鹤鸣山道教石窟寺及石刻等12处文化遗产也将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国蜀道 经济发展的后续助推力

  既为蜀道,四川无疑是蜀道的主要承载地。

  位于绵阳、广元市境内,北起陕西宁强,南到成都,穿越巴山,沟通秦蜀,全长450公里的“剑门蜀道”(“金牛道”);

  北起陕南南郑县,南至四川巴中县,全长250公里,与金牛道、阴平道同为川北三条蜀道,因穿越米仓山而得名的“米仓道”;

  北起西安周至,翻越秦岭,至汉中洋县的傥骆道;始于甘肃天水,南到汉中的祁山道;于宝鸡凤县到汉中褒城的连云道;从僰道(今四川宜宾)到朱提(今云南昭通)的五尺道;从汉中西乡县出到四川万源的荔枝道……

  曾经的古蜀栈道,虽然已经不复完整,但历经千年风霜保存下来的蜀道遗迹,仍然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与神秘感。

  庞统、蒋琬、姜维、邓艾、马超、鲍三娘的精彩故事,点缀着蜀道的夜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装饰着蜀道的大地;三星堆遗址、德阳文庙、昭化古城、七曲山大庙、皇泽寺、千佛崖以及武侯祠、杜甫草堂、皇泽寺摩崖造像、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泸定桥、阆中古城、德格印经院、悬棺葬、茂县羌寨古碉、永安寺、大像山、张飞庙……都是散落在古蜀道沿线的珍贵历史遗存。

  3000年,可以彻底改变一个地区的面貌。曾经奇险陡峭的“蜀道难”,已经成为如今四通八达的“蜀道通”。

  自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来,四川作出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部署,全省加大力度进行交通建设,三级路网和水运统筹协调。经过不断努力,如今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主体骨架已初步成形,昔日隐没于群山环抱之中的巴蜀大地在交通的助力下,经济一年跨越一个台阶。然而,在现代交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古代的蜀道也开始重新散发着它的价值和光芒。

  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如今的城市面临着“千城一面”、“万村一面”的困境。随着经济的大跨步前行,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必将在今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失去后劲。

  作为中国古代建造时间最早、存在年代最久、跨越朝代多、沿用时间最长、线路最艰险复杂的古交通要道,蜀道是四川千年历史文化的载体。蜀道申遗,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四川经济更好更快稳步发展的有力保障。

  作为历史的见证和载体,蜀道是极其珍贵的历史遗存。蜀道申遗,不仅有利于四川古道文化、三国文化等历史文化的整合发展,促进四川旅游文化的完善,更将有力推动四川文化高地建设,增强我省经济在今后的整体竞争力和后续推动力。

  (刘芳君 记者 罗文碧)

【编辑:于晓】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