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云南官渡古镇:非遗文化传承面临新挑战

2012年11月07日 13:32 来源:云南网 参与互动(0)

  官渡古镇:170载滇剧 金刚塔旁余音不绝

  发展瓶颈

  官渡区文化馆副馆长、非遗文化研究员王刚认为,官渡古镇在昆明主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目前古镇的文化定位,商、旅开发还是不明确。“关键原因是地域文化特色缺失,商业特色区域混乱,旅游内外环境无序、不规范。当前要着力对官渡古镇的文化定位,商、旅开发要有清晰明确的整体策划和资源整合。”

  斩获声誉

  2005年,昆明市政府将官渡古镇定位为昆明汉族传统文化重要保护区,这也是昆明市乃至云南省唯一的汉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2006年,官渡古镇被评为省“十大名镇”;

  2008年,被评为云南旅游名镇;

  2010年,获全国特色景观旅游示范名镇;

  2011年,官渡古镇荣获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示范名镇称号,一时间声名远扬。

  官渡古镇,一座承载着上千年滇文化历史的小镇,在云南历史的进程中,从来就不曾被人遗忘。

  彼时,它只是滇池岸边一个螺蛳壳堆积如山的渔村。因地理位置的优越,成为了滇池东北岸一大集镇和交通要冲。由此,在这里有了一段兴盛的滇文化历史。但随着昆明城市化的发展,官渡古镇沦落为一座普通的小镇。

  如今,只因这一段不可磨灭的、厚重的文化历史,小镇再次被推向世人的眼前,获得了重生。从2001年,一场古镇文化的抢救工程开始,官渡古镇从一个城中村式的古镇,转变成了如今初见端倪的文化名镇。

  [抢救] 选择古文化 “五朝古镇”重现

  这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在2001年以前,官渡古城几乎被这座城市所遗忘。

  对官渡古镇历史文化的追溯,重现的是一段滇文化的发展史。然而,得益于文化,小镇远近闻名。

  南诏时期,借助于交通要冲的位置,官渡古镇从一个螺蛳壳堆积如山的渔村,逐渐发展为滇池岸边繁华热闹的码头、集镇。小镇也渐渐成了南诏王公贵族游览滇池的最佳驻足地。

  一段滇池岸边的文化,也在这里悄然兴起。至今还保存着修建时间较长的土主庙和法定寺。两寺庙始建于唐朝年间,供奉的是摩诃迦罗。

  元代,1290年,官渡“六寺之首”妙湛寺在这里建成。因被水淹倒塌,1325年迁建,寺内建有东、西两座13层密檐实心方形砖塔,后西塔毁于地震,而东塔保留至今。因年代久远,寺内著名的金刚宝座塔地基也出现下陷。

  官渡古镇的文化仅非于此。至明、清时期,在不到1.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已形成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多处景观。由于历史因素,一些人文自然景观均不同程度受损。

  2001年,一场古镇文化的抢救工程开始,小镇得以重生。而怎样向外界宣传自己,如何让自己在云南众多知名古镇中有一席之地?这些问题困扰着官渡古镇的发展方向。终于,官渡古镇选择了古文化再现。

  也就在这一年,昆明市投资1.2亿元,将1350吨的金刚宝座塔做了整体抬升,并重建了妙湛寺及西塔,修复了孔庙、武庙、赐书堂、法定寺、土主庙、观音寺及上、下阁楼等古建筑。同时,古镇上一些传统的民居房屋也得到了修复。

  历时2年多,古镇的模样得以重现。这一工程即古镇的首期工程。据官渡古镇街道办党委副书记周明泽介绍,除上述寺庙塔院的修复外,首期工程主要是对古镇景区的整体提升。

  “当时就是考虑着把古镇打造为集商业、旅游为一体的古镇。”周明泽说,“但古镇的修复中,为了不丢失古寺庙原有的文化,像土主庙、法定寺基本上未进行重修,只简单地进行清扫。”

  2005年,官渡古镇的二期工程启动。二期工程以“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化运作”为指导,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古镇进行开发建设。

  这一次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房屋改造、历史文化的挖掘、环境的美化和商、旅资源的开发,集中再现了官渡“五朝古镇”的传统人文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将古镇改造为集商业、旅游观光、民俗文化、非物质遗产文化(下称“非遗文化”)展示等于一体的旅游文化项目。

  重生

  因为一段不可磨灭的、厚重的文化历史,官渡古镇再次被推向世人的眼前,小镇获得了重生。

  [改造]

  保护非遗文化 注重商业开发

  200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保护。而事实上,昆明在民俗、宗教等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上,早就走在全国前列。

  1985年,由原中央乐团的作曲家田丰在昆明安宁市创办的少数民族文化传习馆,试图以“传习”的方式保护传承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歌舞艺术,就已经开创了昆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先河。这一探索,使昆明明确了以传习方式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向。

  2004年,著名音乐人陈哲在云南兰坪县建立的普米族文化传承小组——“兰花1号”,之后成为国家“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唯一试点单位,也让云南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进入政府视野,引起社会和业界的关注。

  周明泽告诉记者,官渡古镇二期工程,在保护非遗文化的同时,还注重商业开发,“古镇引进了一家管理成熟的公司,搞市场化运作。”

  为管理好寺庙佛教文化,2008年,时任省委常委、昆明市市委书记仇和邀请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到官渡古镇里的古寺庙考察,并促成双方签约,委托少林寺管理古镇的4座寺庙。

  这几年,周明泽感受到最大的变化是,“古镇的餐饮、住宿都做起来了,做得很好,一些传统的官渡小吃得到恢复”。比如,官渡粑粑、烧饵块、烧洋芋、抓抓粉等,都能在古镇吃到。

  经过两期工程的改造,如今的官渡古镇,逐步形成了集品牌餐饮区、民族特色餐饮区、主题酒店区、特色客栈区、时尚娱乐区、茶文化区、宗教祈福区、少林功夫表演区、民俗表演区等五街九区的旅游文化名镇。

  据周明泽介绍,目前古镇每天的游客均在2万人以上。

  [窘境] 文化定位、商旅开发不明确

  “但这些远远不够,我们还在着手本土传统文化的建设。”周明泽说,古镇当前遇到的一个窘境是,如何把商、旅开发与本土文化整合在一起。让官渡本土的花灯、滇剧等文化最大化体现商业价值及在商业开发的同时不丢失本土的文化。

  在花灯、滇剧文化的保护、开发上,周明泽说,每年昆明政府都在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现在古镇每个社区都有十多支花灯、舞蹈乐队。

  其实,在2006年,云南省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就已将“滇剧、花灯、乌铜走银”等12个名录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但是很多年轻人不喜欢花灯,花灯没有很明显的商业价值,在官渡社区里也只是为丰富生活才表演。现在考虑的就是如何让这些队伍专业化和规模化,体现其经济价值。”周明泽说,这是非遗文化的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工艺文化上,让他们最引以为豪的是古镇的“乌铜走银”和“饵块传习”两项。“这两项传统工艺文化,把商业与文化融合在一起。”周明泽说,官渡古镇即将启动第三期工程规划,将进一步追求商业与传统工艺、传统文化的整合。

  在全省、市非遗文化和民俗传统文化保护得到重视的大背景下,官渡古镇的十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不可否认当前面临的一些窘境。官渡区文化馆副馆长、非遗文化研究员王刚认为,官渡古镇在昆明主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目前古镇的文化定位,商、旅开发还是不明确。“关键原因是缺失地域文化特色,商业特色区域混乱,旅游内外环境无序、不规范。当前要着力对官渡古镇的文化定位,商、旅开发要有清晰明确的整体策划和资源整合。”

  而实际上,从2008年以来,省、市级均加强了对一些面临失传的非遗文化的抢救、保护;在传统文化的资金、制度的保障上,纳入省市县乡镇四级文化保护和发展的规划之中。

  正如云南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官渡古镇自2001年以来获得重生之后,现在古镇再次面临着“重生”的挑战。

  传承

  经历十年,从一个城中村式的古镇,转变成如今初见端倪的文化名镇,这些归功于对古镇文化的重现。同时,古镇也迎来了新的文化传承转折点。

  [质变] 非遗文化保护得到重视 古建筑群风貌重现

  十年来,官渡古镇经历了一次质变。也是在云南重视非遗文化保护的大环境下获得的一次转机。

  官渡古镇的十年,在官渡区文化馆副馆长、非遗文化研究员王刚看来,是从一个城中村式的古镇,转变成如今初见端倪的文化名镇。

  这样的一次转变,他更认同的是,在省、市对非遗文化方面的保护得到重视时,古镇抓住了时机。古镇一期改造在以金刚塔为中心的妙湛寺、文明阁等建筑群的修复中,其他古文化建筑群也得到了修复。小镇重现了古建筑群风貌。这也得益于近年来云南在非遗文化保护上的成功经验。

  2005年,古镇二期的规划建设,在一期的改造基础上,再现了古镇遗韵人文。

  2005年3月,国务院再一次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这也直接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在全国各地的开展。

  在此背景下,昆明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认定和登记,并对全市非遗文化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了调查,制定非遗保护规划。期间,全市11类共318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被列入昆明市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

  而这些年来,在非物质遗传文化传承、发掘上,官渡区从未懈怠。王刚说,截至今年,官渡区已有46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收录入省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工艺、传统文化传承上,2005年、2009年、2012年,官渡区从民间广泛选取了通晓民族民间文化活动的代表人物和熟练掌握民间传统技艺的非遗文化传承人。目前有文化传承人29人,其中,省级6人、市级11人、区级12人。

  2006年,滇剧、花灯、乌铜走银非文化遗产被收入云南第一批非遗保护名录。2007年,《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市文化馆正式挂牌,这标志着昆明市拥有了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权威机构。随后,全市各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8年6月14日,昆明对全市122名民间艺人授予了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

  期间,官渡区也先后制定了非遗文化传承人命名审批制度和非遗文化保护制度。据王刚介绍,在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上,官渡区通过传习班、传习馆,组织传承人开展教、帮、带、传等形式的文化传承活动培训。五年来,举办花灯、滇戏、剪纸、民间绘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班36期。

  [机遇] 非遗文化的传承面临新的挑战

  “古镇的‘乌铜走银’传习第一人姓金,他多次参与国际比赛,获得了很多国际大奖,很好地传承了这一工艺文化。”周明泽说。

  2010年,“乌铜走银传习馆”在官渡古镇挂牌成立,成为全省率先建立的第一家乌铜走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王刚介绍,2011年1月30日,古镇又建立了“官渡饵块传习馆”,使得近乎绝迹的饵块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得以传承。

  同年,“官渡滇剧花灯传习馆”在官渡古镇挂牌成立。滇剧在云南拥有170年历史,至上世纪80年代末,逐渐衰退,甚至出现文化传承断代现象。

  在官渡古镇,记者见到了这家“古渡梨园滇剧花灯传习馆”。百余座位的剧场内,在距离当日演出的滇剧《狸猫换太子》还有2个多小时,有4位老人怕没有座位,提前到场。“每天都会过来看。”老人们有着看滇剧成长的经历,更喜欢滇剧中的传统中国文化。

  当时,这家滇剧表演带头人樊敏,正在为下午的表演做准备。今年26岁的他,已在行业内打拼了16年,滇剧表演对他来说再熟稔不过。

  但让他感受深切的是滇剧文化传承的无奈,“滇剧是一种大众文化,大家都能听懂,仅表演语言上,使用的是本地方言,而其他方面跟国内的戏曲等并无大的差别。虽说滇剧有上百年历史,但现在很多青年人不了解、不习惯看滇剧。”

  “现在只要有演出我们都会去,首先考虑的不是钱,而是让大家知道滇剧的存在。”樊敏说,其所在的滇剧传习馆,老板都是贴着钱做。他们遭遇的困境是,除了观众少、缺资金、政策外,人才更缺乏。

  而事实上,在滇剧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上,2012年,昆明市区均在辖区内建立了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人才培训基地,并将滇剧、花灯文化传承进校园。

  正如上述所说,目前制约非遗文化传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人才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不高;保护工作不完善;经费保障制度不完善等。一些历史文化内涵丰富,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加之受市场经济、商品化的侵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滥用和过度开发,使一部分传统文化被异化。而这些困境,正是官渡古镇非遗文化传承,所面临的一次新的挑战,同样也是云南非遗文化传承遭遇的境况。

  小镇游记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晴

  小吃、饰品 都不及古建筑有魅力

  古镇正大门的牌坊华丽壮观。肉眼估算,牌坊高、宽均10米之多。牌坊顶端显现中国传统式翘角、棱瓦等建筑风格,上面镶嵌着“官渡”金黄大字。这是一座引人注目的古镇牌坊,它融合了中国多朝代建筑的风格,别具一番传统文化特色。

  走进古镇,与牌坊正对的是一条平坦、笔直的方石建成的街道,宽八九米,它就是古镇原先的古街道。街道两边的房屋均是古建筑风格,餐饮、住宿、饰品、服饰、玩物等,装点了两旁的房屋,街道透着的是一股“古色”商业气息。

  这一天,小镇的游客并不多,街道两旁的商店稍显冷清。在街道上,每走几步均能看到临时的摊铺。摊铺上的吃食,多是具有官渡特色的小吃,除此便是一些古色玩物、饰品。“生意不太好,有时整天不开张。”一名卖饰品的摊主告诉记者。

  沿着古街道往里走数百米,便有一条与之垂直交叉的街道,穿过街道,百米之外是一个广场。广场正中心的建筑便是始建于明朝的金刚宝塔。以金刚塔为中心,周边建有法定寺、土主庙、妙湛寺等寺庙、阁院,其为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建筑。2001年后,这些古建筑再次得到重建或修复,更多地保留了寺庙、阁院的原貌。

  这里最吸引人的古建筑还是金刚塔、法定寺,一些游客都会在此拍照留念,有的游客还会进入法定寺上香拜佛。虽说古镇有着丰富的寺庙、阁院文化,但古镇还是让人感觉单调,小镇上很少有供游客娱乐的场所和娱乐活动。

  一出租车司机的感受是,“小镇除了一些古建筑外,没有什么可玩的,去一次就够了。”或许是缺少某些元素,小镇并未让游客流连忘返。

  (黄世杨 刘相妙)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