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网友批3D《2012》不厚道:搭末世论"末班车"圈钱

2012年11月14日 15:24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3D《2012》一场景

  本月20日,曾经震惊世界影坛的预言式电影《2012》将以全新的3D方式再次登陆中国内地。2009年11月13日,《2012》以2D形式全球同步上映,引发人们对现代工业将破坏地球环境,造成世界毁灭的恐慌。不少影迷当真以为2012年地球将面临灾难,纷纷涌进影院一看究竟。该片当年在国内打破包括首周末以及总票房在内的多项票房纪录,短短一个月即收获4.7亿元票房。而这次,《2012》还能获得之前那样的火爆票房吗?

  老套灾难片

  《2012》全球热映之后,地球上所有的风吹草动都直接指向了2012,2012年真的成了人们臆想的世界末日。当然,大多数人是在意淫末日想象的快感,而非真的相信末日即将来临。而这次《2012》卷土重来,究竟给正身处2012年的观众带来多少新鲜感?从2D来说,影片的大场面的精致恢弘自然无可争辩,山体崩塌、地面塌陷、流星带火、洪水肆虐、龙卷风呼啸高楼、大风雪侵吞世界,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全都灰飞烟灭。观众觉得这些镜头震撼唯美,自然是不把自己放在这些灾难中考虑的结果。如果世界末日真的要来了,估计任何人都不会有心情坐进影院欣赏影片。但说到底,《2012》还是部灾难大片,不过借了一个2012的壳,实质还是老套的剧情、通俗的人道主义的故事。

  网友不看好

  哥伦比亚公司表示,此次《2012》3D版的视觉重建工作,并非简单的由2D转制3D。当初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在拍摄该片时,就有大量镜头和场景均是为3D拍摄而特别设定的。由460名视觉特效工程师组成的3D视觉重建团队,把当年耗资两亿美元的CG特效镜头和3D实拍的所有素材进行重新修复和整理,工作量超过1400个特效场景。

  但除了视觉效果之外,《2012》还是那个《2012》,故事没变、人物关系没变,所以这次回归没有悬念,没有意外,还是那座巨大的诺亚方舟,还是看得让人有些视觉疲劳的飙车、飞机求生。不少网友觉得,3D版《2012》搭着末世论的“末班车”来中国圈钱,有些不厚道。该片在“烂番茄”上的好评仅为39%,分数为5分(满分10分),不少网友对于这部影片并不看好。

  圈钱不厚道

  对于《2012》的质疑声主要集中在“影片转制3D的效果”,以及趁着观众的“末日消费情结”上映的目的。影评人罗杰表示,《2012》是“赤裸裸地消费中国观众的末日情结”,他认为:“只要画面刺激,中国观众中总会有人想去看且看完叫好。《泰坦尼克号》在中国成功后,《2012》也如法炮制,以后中国是各种外国电影转制3D捞钱的福地了。”资深影迷“小飞侠”认为,在目前电影市场原创稀缺的情况下,用3D的方式来博眼球并不是很理想。“我不否认《2012》当年很好看,但我不会再去看一遍转制成3D的影片,我觉得没必要。”

  不少业内人士对这部影片的3D效果也提出了质疑,资深宣传小Z表示,“3D转制过后有多达2/3的部分无重影不需戴眼镜,剩下1/3仅进行了部分景深调整和抠出人像的处理,如此效果,怎可说成3D视觉重建?”

  环境要保护

  如今再提“2012末日预言”,或许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是无稽之谈。但也有人表示,尚未到12月21日,所以一切都是未知数。无论如何,地球毁灭的预言可以成为对人类的一种警示。而3D《2012》不论精彩与否,其传达出的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值得观众深思。

  有影评人表示,他看完这部影片后觉得,2012年不是结束,而是一个转折点。“人类已经走到了一个交叉点,毁灭资源的发展、西方大国的军备竞赛破坏了地球,也淹没了灵性,我们需要一次重生。”本报记者 张艺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