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音乐话剧《杜甫》导演:力图呈现中国文化的风骨

2012年11月15日 11:02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0)
音乐话剧《杜甫》导演:力图呈现中国文化的风骨

  没有人物,没有符号

  只有杜甫的诗歌在传唱

  由我市作家程韬光总策划的音乐话剧《杜甫》继在上海成功公演后,11月15日~18日将在国家大剧院连演4场。

  该剧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由著名话剧导演张广天编剧和导演。这部剧颠覆了传统手法和观念,大量运用后现代表现手法,将杜诗的某些意象以及导演按照杜诗的审美原则延伸出来的意象,铺展在舞台上。

  程韬光诠释:“这部剧突出的是意象和象征,灵魂与精神虽然无形,但音乐最能抵达人心。”张广天则认为,观众在看这部剧时,会看到电影、电视剧、小说所提供不了的文化审美。

  记者 尚新娇

  话剧主角:

  只有杜甫的诗歌在传唱

  在音乐话剧《杜甫》的宣传册页上,醒目地写着张广天的一句话:没有人物,没有符号,只有杜甫的方法。可以说,导演张广天的这部《杜甫》,是非常异质的作品。

  张广天将杜诗的某些意象以及他自己按照杜诗的审美原则延伸出来的意象,铺展在舞台上。在这里,杜甫是一种可以从诗歌的写作中借鉴出来的方法。1300年以前,唐代的人们以这样的方法与世界相处,如今,这个方法还有多少伸展出去的可能性?这是张广天所要表达的。

  张广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的这个戏,是按照杜甫的方法创作的。我所选择的那些具体,正试图带领我和观众摆脱日常生活的遮蔽,去窥探本心。因此,这只是意义上的事物,而不是往事、传说和回忆。这个戏里没有时间,没有人物,没有冲突,舞台上是一个个碎片,用意象来贯穿舞台。”

  他还说:“如果你带着日常生活的戏剧经验来看它,用通常的目光去看这个剧,一定会大失所望,甚至是灾难性的。”

  当问及为何要以这种方式创作这部话剧时,张广天说,是文化和审美要求我这样做的。

  张广天不愿意在话剧上再走老路子,近几年,他执导的话剧都具有“革命意义”。《切·格瓦拉》《鲁迅先生》《圣人孔子》都曾引起轰动与争议,遭遇无数鲜花与唾骂,被人骂为“先锋戏子”,或“张广天以革命的名义进行新一轮作秀”。

  程韬光分析,话剧里没有男主角,也没有女主角,虽然表达的人物是杜甫,传达的是杜甫,但没有杜甫的影子,只有杜甫的诗歌在传唱。

  世界水准:唯一的双语话剧,走世界巡演路线

  此剧与以往所有的人物传记作品都不同,力图呈现的,不是人物生平、重大事件,甚至不是人物的思想和精神,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风骨。

  程韬光介绍,这部话剧中,杜甫的诗歌被译成白话,谱成现代音乐。服装也是现代人的服装。音乐,特别是声音在戏中成为重要元素,文字的重要退居于声音之后。话剧从声音、布景到服装,都不是对古文化的模仿,而是全新的创造。

  该剧出品人汤小剑曾把郭晓冬主演的话剧《钢的琴》、刘晓庆主演的《风华绝代》等带到河南,对于音乐话剧《杜甫》,汤小剑在接受采访时说:“从戏剧的角度看,它探索新的材料,新的呈现方式,新的舞台语言。张广天的手段,是非戏剧的。一切与以往戏剧经验有关的东西,好像在他的戏剧中都离场了。我把它称之为‘新材料下的戏剧运动’。这个剧具有先锋性和实验性,80后和90后看了或许会更加喜欢。”

  汤小剑说,这部剧是国内唯一的双语话剧,国外是纯英文版,演员全部用英文表演。所以,这部剧国际感很强,是世界语汇,世界水平。

  继上海、北京演出后,该剧还要到国内、国外巡演,使杜甫走向世界,中原走向世界。汤小剑还透露,春节前该剧会在郑州和观众见面。

  观众热评:感觉好破碎分裂,不过很美

  杜甫代表作之一《新婚别》,讲述了在安史之乱的战火下,百姓被大量征兵,人们出现厌战情绪。杜甫此诗借一位新婚女子的口,说出了和平的愿望。这部剧在编排时,将《新婚别》也纳入其中。演《新婚别》这场戏时,新娘的裸体摆了一些碎了的瓷器。张广天解释,“瓷器,作为古文化的象征,作为中国梦的象征,在这里破碎了。”

  许多观众都十分喜欢这个意象,率先看过片子的大商企宣员工傅倩告诉记者,“感觉好破碎分裂,不过很美。碎瓷的寓意:没有整体,只有碎片,就像戏开头所说,杜甫只是其中较大的一块。这个戏结构上也是碎片化的,整出戏像潜意识或梦,没有实体,是许多意象断片的拼接,就像那些青瓷,既是碎片,又统一在大意象之下。”

  傅倩的好朋友小青表示,“好久没看这种充满后现代拼贴和解构形式的戏剧了,对杜甫的一生和诗作进行了诗剧般的展现。看似后现代,但我又觉得有一种古希腊戏剧的仪式感。以一种意象、几个片断展现了杜甫的那个时代,而那个时代成就了杜甫这位诗人,为这位伟大的诗人而干杯!同时非常喜欢剧中的音乐。”

  网友流星对该剧的形式印象深刻,“看话剧杜甫,前半场除了一些难懂语言外还挺不错。第三幕开始狂欢,观众席中突然走出一人发杯子,还问要黄酒还是德国啤酒,定睛一看原来是导演张广天。于是倒了点黄酒与演员干杯,看话剧还能喝小酒真是难得,估计只有张导会这样。”

  原著作者:立体化传播千年之前的杜甫,影响更大

  今年是杜甫诞辰1300周年,根据程韬光2010年出版的《诗圣杜甫》,在今年由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8集广播剧《杜甫》之后,大型电视连续剧《大唐诗圣》也已开机拍摄。由程韬光担任总策划的话剧《杜甫》在国家大剧院公演,各种艺术形式的融入,呈现立体化展现杜甫及其文化精神的格局,对于经典的传播将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为更多的人接受。

  程韬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杜甫对于中国的意义,相当于英国的莎士比亚、德国的歌德、俄国的普希金。杜甫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对于这种“火爆”的经典传播,程韬光感到非常欣慰。程韬光认为,作为写作者,作品一经出世便成为作者和读者共有的作品,经原著改变为影像作品时,作者更需要一种包容和隐退其后的态度,原本适宜阅读的文字被外化成为适宜视听的影像,平面的文字转化成为立体的画面,情节和故事性注定要登堂入室,影像很难去诠释文字模糊的意象和情感,那么这些东西就要暂时隐藏起来。

  “我们无法决定读者或者观众最后能从作品里感知什么,但我们尽可能地将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清晰地传达给受众,在我而言,我最希望的就是年轻的受众群体可以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有更多的关注和爱护,让他们真正有一种民族文化自豪感。”

  谈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程韬光说:“我们中国的文化底子这么深,不应该让我们的年轻人的视野更多地放在西方而忽视自己家门口的东西。至于了解杜甫,我想,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去读他的诗他的作品,只有作品会替杜甫道出他千年之前的心怀。”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