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0条院线"不同意"调整票房分账比例 将开会讨论

2012年11月16日 09:52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贺岁档还未揭幕,硝烟已经弥漫。昨天凌晨起,一份《关于调整国产影片分账比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网上流传,内容为中影、华谊、博纳、星美、光线等五大发行公司联合向院线提出,将发行方分账比例提高到45%,涉及到5家公司即将发行的《1942》、《王的盛宴》、《大上海》、《一代宗师》、《12生肖》、《血滴子》、《泰囧》、《笑过2012》和《秘密花园》等9部贺岁档电影。记者昨从有关方面证实了这一消息。

  《通知》说,近年来,由于大量新制片技术的应用和人工费用的成倍提高,影片的制作成本迅速上涨。为繁荣国产影片的创作生产,提升国产影片的制作质量,逐步理顺制片、发行、放映环节的经济关系,五大发行公司经协商后达成共识:从今年贺岁档上映的9部影片开始,今后5家公司发行国产影片时与院线所签署的《国产影片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中,发行方与院线的票房分账比例将不低于45%∶55%。有发行公司表示,提高发行方的分账比例符合国家扶持电影制片产业的方向,同时也可以遏制影院盲目扩张。

  上海联和院线副总经理吴鹤沪向记者确认,昨天上午已经收到了包含上述内容的《通知》邮件。他告诉记者,目前全国已经有10条以上的院线迅速对这份"像是法院传票"的"单方面"《通知》达成了"高度一致"的初步意见,并准备在今天于深圳举行的全国院线经理会议上提交讨论。初步意见的核心自然是"不同意",吴鹤沪告诉记者,院线理解发行方所面临的压力,但这种压力在电影产业链的每个环节普遍存在。就拿院线和影院来说,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影院的数字化建设和改造,同时还承担了不断上涨的场地租金和人力成本,不少影院出现大面积亏损。同时,制片方却因为影院的数字化改造而受益匪浅。吴鹤沪举例说,一部发行量大的电影,过去可能要印制1000多个拷贝,按照每个拷贝一万元来算,就是1000万元的花费,这笔费用在如今数字放映的环境下显然是节省下来了。在院线方看来,问题不是不能谈,但应该选在一个放映淡季,由制片、发行和放映三方共同协商,而不是在贺岁档这样的特殊时期以自说自话的方式提出来。"这种做法会对产业终端造成伤害。如果他们一定要坚持这种做法,可能会出现个别影片遭到大规模拒放的情况。"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五大发行公司之所以选择眼下这个当口提出提高分账比例的要求,显然是不想在贺岁档吃亏。据介绍,在电影产业链上,"发行+制片"和"院线+影院"是比较鲜明的两大阵营。眼下双方的票房分账比例一般是41%∶59%。此次发行方提出要提高4个百分点,对于一部票房1亿元的影片来说,就意味着增加五六百万元的收入;而贺岁档的票房产出,必然是1亿元的十几倍。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国内电影界首次因为分账而形成相互对立的两大联盟。早在去年贺岁档期间,张伟平、张艺谋就在《金陵十三钗》上映前突然要求提高制片方份额。今年的分账硝烟又起,只能说明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合理合法的游戏规则尚未形成。 (资深记者邵岭)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