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格非苏童建议《收获》固守准则:绝不代表保守

2012年11月23日 10:40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昨夜,作家马原趟过上海深秋的雨水,走进锦江饭店暖意融融的餐厅。他立刻被人们围住了。11月15日凌晨,他在云南西双版纳南糯山遭当地恶势力围殴,现在身上还挂着伤。苏童张开双臂,给了马原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格非仔细地勘看马原脸上是否还有淤伤,询问后续处理。马原、苏童、格非3个人站在一起,就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股先锋文学力量——怎么能缺少了余华?他正在赶来的路上。这是《收获》55周年生日的前夜,作家们从天南海北赶来,集结在他们文学创作启程的这座城市。

  人文良心是文学之根

  在昨晚的文学聚会上,年纪最大的是今年79岁的老作家从维熙。

  有趣得很,他将文学形容为“自由落体”,“你落在什么地方,就在哪儿扎下根,当你的眼睛看到了生活,但凡有文学细胞的人就有本能来反映这种生活”。1981年,从维熙根据他在下放劳动中的真实经历,拿出一个中篇小说《远去的白帆》给北京一家刊物,但被退稿。主编看不上这篇在右派劳动经历中寻找人性美的小说,认为是“在粪土里找黄金”。恰好巴金、李小林父女俩从巴黎开笔会回来,看到了这篇小说,仔细看过后给出肯定的答复:“这是从底层中折射出人性光辉的作品,同样反映了时代往前走的步伐。”作品发表后获得全国中篇小说奖。从维熙说,从此他选择把重点作品在《收获》上首发,不仅因为巴老为他文学创作的重生点了一把火,更因为他赞赏《收获》的人文良心,“从此我也坚决地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文学品质是张无形契约

  “当我谈到发表在《收获》上的作品时,我不仅感念《收获》对我的爱护、培养,也感念我自己的创作道路和迄今为止的创作生活。写作对我个人来说的意义是:不写作我也能活,但因为写作,我活得更好。”苏童说,在面对有志于文学的后辈,他从来不愿意做一个布道者,因为“个人的创作经验最好由他自己来发现,我哪怕有多么深刻的教训,他不在我这个状态也是无法理解的,最后变成隔空喊话而已”,但他愿意像《收获》那样做个鼓励者。“其实《收获》从来不跟我说对我有什么期望,但在我脑子里有一张无形的契约:一旦我写出了非常好的作品,它应该在《收获》上与读者见面。”

  在创作心态上,苏童推崇一种“散步”的姿态:走走看看,信马由缰。好东西往往在观望与“我行我路”中诞生了。

  写得比发表的标准更好

  格非的写作方式更加放松,“我想写就写,写不出来不硬写,前段时间我停了十几年没写,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我还有个习惯,写完一个作品我会放个一两年去干点别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对作品的标准放松,“我写的话,肯定提供我自己的东西”。他一直记住《收获》原主编李小林对他说过的话:“把发表这件事丢掉,要写得比发表的标准更好。”

  格非说,“把一颗心放下,把发表忘掉”这样的提醒,在今天尤其重要,因为资讯发达、传播手段多元,一个作家被埋没的可能性“不是没有,而是很小”,所以“年轻人完全不要考虑文学之外的事情,不要有太多私心杂念,只需要考虑文学理想和标准的问题”。

  格非和苏童异口同声地表示他们不希望《收获》在这个时代去主动谋求变化。格非说:“你想着去适应社会,只会疲于奔命;应该固守自己的准则,坚持文学理想和标准,把最好的作家聚拢在你的旗帜下,让你来定义文学,引导文学的进步。”苏童说:“很少人能够欣赏一成不变的风格,但《收获》的固守绝不代表妥协、保守,它是一种格调,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标准。” 记者 吴越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