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木偶戏入《蝴蝶》 中英对白打造双语音乐剧

2012年12月12日 20: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木偶戏入《蝴蝶》中英对白打造双语音乐剧
    “偶”将在《蝴蝶》剧中占较大分量。图为演员在12日的彩排中。 王雨晨 摄

  中新网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 应妮)由中国国家话剧院、澳大利亚墨尔本艺术中心、PlayKing制作公司共同出品的双语音乐剧《蝴蝶》将以全新形式“破茧”重生,最值得期待的是剧中关于“偶”的运用。

  1988年曾参与英文版《蝴蝶》来华巡演、时隔多年又担纲本剧导演的澳大利亚偶剧大师彼得·威尔逊(Peter Wilson)近年来与中国艺术家的合作非常频繁,前不久刚刚指导了大型视觉儿童舞台剧《十二生肖》。谈到《蝴蝶》时,他坦言,“偶的运用是这个作品的核心!”

  在解释木偶的运用时,他说:“这绝对不是一个给孩子看的木偶戏!在剧中,木偶的运用往往带着一些隐喻,是人物情感和思想的延伸。它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让观众去了解和感受表演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所要呈现的世界。”

  与一般作品不同,《蝴蝶》中的偶戏是基于源自东方的净琉璃文乐木偶戏的传统表演形式。在剧中,木偶的操纵者是可见的,他与木偶一样是故事的讲述者,人的情感与偶的情感以及两者之间真真假假的互动关系对于故事的阐述格外重要;同时,音乐也变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作为本次音乐剧《蝴蝶》的作曲,程进与导演彼得·威尔逊合作多次,对于打造一套带有老上海风情的全新《蝴蝶》信心满满。他透露,这次的《蝴蝶》将综合运用现代、中国风、爵士、西方歌剧以及老上海的音乐元素。

  在剧中,观众将听到中国演员使用中文对白,而澳大利亚演员则会讲英语,双语对白讲剧作本身蕴含的东西文化冲突毫不掩饰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对此,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周志强认为是剧中亮点之一,“这种中外表达方式融汇一炉、交织在一起的表演,双语的交汇很新颖感人,表达人类的普世情感,这是单一语汇的表演方式达不到的效果”。

  澳方制作人王子音认为,《蝴蝶》是一个由于东西文化差异导致的悲剧,即便在国际交流非常频繁的今天,种种差异而产生的冲突仍然存在。中澳双方的这次合作意义就是要直面文化冲突,剖析文化差异。

  中国流行女歌手王筝在剧中扮演女主角“蝴蝶/巧巧”,男主角平克顿船长则由来自澳大利亚的资深音乐剧演员斯科特·阿文扮演。该剧将于1月17日-20日在国家话剧院首演。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