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从"送戏"到"卖戏":浙江文化体制改革激活造血机制

2012年12月14日 20: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杭州12月14日电 (记者 汪恩民 实习生 罗雅迪)11月3日晚,3000座的美国洛杉矶帕萨迪纳剧院几乎座无虚席,有着浓烈中国风的《华采东方》在异国它乡的上演,赢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是浙江歌舞剧院文化体制改革以后,从被动“送戏”出国到主动打造精品剧目“卖戏”出国的首次商演。

  据了解,《华采东方》票房收入近13万美金。《华采东方》总策划、浙歌董事长董兰兴没有想到,转企改制以后打开国外市场让文化走出去的第一次试水会如此成功。董兰兴感慨说,这更坚定了浙歌要把中国文化打造出去的信心。

  体制改革释放活力 走出去才能“活”得更好

  两年前,浙歌一度陷入创作瓶颈。翻看近十几年的履历,浙歌几乎没有耀眼的成绩,甚至与专业奖项无缘。一直到2010年,浙歌获得政府提供的相对优惠的改制政策和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自此,浙江歌舞剧院事业单位的名分成为了历史,走上了文化体制改革之路。

  董兰兴介绍,浙歌转企改制以前的涉外表演是交流性质,政府出资,十分被动。如果想不再依赖国家,就要转企改制。文化体制改革后,浙歌开始着手考虑走出去的战略。“一个是经济上的收入,一个也是把中华文化宣传出去。”

  去年3月29日,浙江歌舞团与美国南加州帝国郡就“美国帝国郡商业中心”项目签订合作意向:“浙产”歌舞将在美利坚的大地上进行长期定点演出。这是浙歌转企改制、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由“输血”到“造血” 文艺院团改革成果丰硕

  浙江歌舞剧院的改革,只是浙江乃至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

  十年间,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更是成果显著。体制改革使坐吃“皇粮”的文化事业单位转变成面向市场的企业,事业人变成了企业人,从此走向一条全新的经营道路。

  董兰兴认为,浙歌在美国的成功,与之前的文化体制改革密不可分。

  “我们一个民乐团首席原本的月收入才2000元,改制后可以拿到8000元,收入足足翻了四倍!”国家一级演员、浙江歌舞剧院副院长严圣民随机抽取了一张工资单,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是熬资历,现在是根据演员业务等打分,大大激发了演员的积极性。

  浙歌作为浙江省内最大的国有剧院,率先挂牌转制成为领头羊。除了浙歌,浙江话剧团、浙江曲艺杂技总团等2家省属剧团,杭州滑稽剧团等多家地方文艺院团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先后完成转企改制,成果丰硕。

  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李巧玲告诉记者,转企改制增强了浙话的创作活力,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激活了演出市场。“职工思想观念有大的改变,原来事业单位大家是等、靠、要的态度,转企以后敬业精神增强很多,可以不要钱不命的去演。”

  据介绍,被列入首批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试点单位的浙江话剧团,2010年由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为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转企改制前,浙话的创作方针是两年创作一部话剧,一年创作一部儿童剧。改制后,浙话坚持每年推出5部新作。2010年以来,共创作排演了16部新剧目。

  此外,浙话的演出市场由以前的公益性为主,转变为现在的商演和公益两条腿走路,由300多场到目前为止的615场,由年票房收入300多万到今年的709万元。

  “我们搞文化的在自信心、自觉性比原来要提高,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成果。”浙江京剧团负责人王平(化名)告诉记者,浙京虽然没有转企,但在文化体制改革以后,浙京对建设文化强国、强省这方面的积极性很高,对文化宣传越来越重视。“我们创作抓的很紧,演出抓的很多,经常没有双休日,虽然辛苦,但成绩突出。”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份,浙江京剧团和浙江昆剧团在体制改革后统称为浙江京昆艺术中心。中心成立以后,浙京的演出场次有了一个明显的增长,比去年多出100多场。

  记者日前从浙江省文化厅获悉,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浙江歌舞剧院、浙江曲艺杂技总团、浙江话剧团全面完成转企改制任务,浙江越剧团、浙江京剧团撤销院团建制,分别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昆剧团合并成立了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江京昆艺术中心,省属院团率先完成阶段性改革任务。

  机遇与困难并存 重视市场是关键

  记者了解到,民间对国有院团流传着这样一个评价:仓库是基本归宿,领导是基本观众,得奖是基本目的。改革以后,如何才能既叫座又叫好,对国有院团来说是一段艰难的路。

  作为民营文化企业的代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文化演艺第一股”宋城股份成功走出了一条文化与旅游互为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道路,为国有院团改革后的经营发展开拓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宋城股份在文化演艺及体验项目打造上,注重地域文化的挖掘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融合,成功打造了“宋城”和“千古情”品牌。宋城股份上市后在资本市场助推下快速发展,迅速进入产业集群化的拓展之路,利用宋城股份强大的原创能力和成熟的市场营销网络,开始了全国布局。2011年,宋城股份投资3000多万元打造了宋城大篷车歌舞团《寻之旅》,以全国公益巡回演出的形式,为数十万群众带去了一场场文化盛宴,开创了演艺产业“走出去”模式。

  浙江省文化厅文化产业与科技处处长何蔚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院团以前一直在体制内,没有灵活的机制以及有动力的条件。改制以后,其自身活力、探索能力明显提升,产权受到更少制约,能够顺应市场规律发展,政府的大力度扶持,这些都成为了国有院团的机遇。

  “转企改制的国有院团在接下来要与市场竞争就必需了解市场。他们的演员结构并不完全适合企业,改制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何蔚萍说,国有院团经营人才缺乏、拓展市场能力欠缺、资金支撑不足都是面临的问题。

  因此,何蔚萍表示,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培育自己的经营人才,形成自己的资金支撑,自销对路、推出受人喜欢的作品是院团要重视的首要问题。

  文化体制改革:激活的不只是院团

  记者从浙江省文化厅获悉,浙江省市县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正在加紧推进。截至目前,浙江省承担改革任务的64个院团,有48个已基本完成阶段性改革任务。

  国有院团的改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但是,被“激活”的并不只有院团。

  据了解,目前,除了文艺院团改革,浙江省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出版发行单位转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浙江省广电新闻出版系统的管办分离、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走在了全国前列。

  绍兴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由绍兴影业有限公司改制而成,成立于2007年7月,是一家主营电影发行放映,兼演艺、旅馆、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国有独资文化企业。

  2010年7月,绍兴市影业公司投资1500万元兴建的上虞大通电影城正式开业,经营面积3000平方米,共设7个标准数字电影厅,其中3个3D放映厅,总座位826座。一年后,这家实现了电影与商贸完美结合的影城,成为全国首家县城五星级影院。自开业以来,已累计实现经营收入1300万元。

  成功的案例,不断激励着正在改制的国有文化机构。记者从温州市文化部门获悉,今年温州市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国有经营类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鼓励民间资金参与改制。温州市电影公司、新中国影都、东南剧院、温州大戏院、文物商店和曲艺团建制将撤销,注销事业单位法人,进行企业法人登记和工商注册。温州市电影公司、新中国影都、新时代电影大世界等电影放映单位合并,组建温州影业公司。

  专家“打分”:转换身份的过程中找到市场切入点

  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雷分析,浙江文艺院团实行改革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所起色,原因之一是因为它们在转换身份的过程中找到了市场切入点。改革以后的文艺院团很快地融入市场的大潮当中,瞄准市场所需要的文化产品进行转型。

  他说,文化体制改革还激活了所有的力量,调动了改革对象的积极性,改变了政府以往单方面运作的形式。“文艺院团按照企业思维办事,找准项目;政府也转变思维,按照市场行为去培育项目,或让企业开发项目。”

  据悉,浙江自2003年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地区以来,浙江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近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浙江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总结过去十年浙江文化建设的成果时表示,文化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浙江省和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